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接受了央视《看见》栏目的专访,这也是奥运会后,李永波首次在媒体中对“消极比赛”事件作出回应。李永波说,世界羽联针对奥运会发生的“消极比赛”处罚太过草率,他强调“金牌是衡量竞技体育的唯一标准”。(9月17日中新网)
作为著名体育教练与体育官员,李永波的话再一次牵出那个困扰中国体育的“金牌指挥棒”问题。诚然,金牌对竞技体育很重要,但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争金夺银,而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过分放大金牌的意义,体育不仅成了一种工具,也会成为功利的筹码。这些年,从“假摔”、“假打”,到“黑哨”、“年龄门”等,体育赛场各种违规问题频发。正是由于长期以来金牌量化指标的指引,让金牌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被附加了金钱、待遇、仕途、政绩等太多利益诉求。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较大成绩,连续六届亚运会金牌第一,北京奥运会金牌第一。但金牌的快速累加并不意味着国民健康素质的“水涨船高”。卫生部近日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过去15年间,中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体育人口滞后,患病人数增加,各种慢性病开销庞大,这与奥运金牌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符。
我国早在2003年就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9年又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推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然而,基层体育设施投入的匮缺依然是我国体育人口缺乏的“硬件障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04平方米,仅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提出了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新目标。但体育强国的内涵,绝不仅是几枚奥运金牌、几个世界第一。奥运会上的辉煌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全民普遍参与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之上,其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后奥运时代的国民心态日渐成熟,唯金牌论不再是体育目的,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正在从欣赏变为参与。遗憾的是,在此背景下,我们的部分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官员等,还是无法释怀“金牌至上”思想。什么时候奥林匹克精神能够真正广为传播,竞技体育不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利益诉求凌驾于群众体育之上,我们的体育强国之梦才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