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透露,刷卡手续费下调方案于2012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后,8月国务院再次明确要降低刷卡手续费。“但降费方案至今迟迟未出台,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对盼望已久的利好政策失去信心”(9月17日《广州日报》)。
传说已久的“刷卡手续费下调方案”,在已“获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仍迟迟未能出台,处于“难产”状态,这显然不只让“商家失去信心”,同样也令广大消费者倍感失望。很明显,“刷卡手续费”表面看似由商家负担,但归根结底还是由消费者埋单。因此“手续费下调”不仅是银商利益之争,更事关消费者权益福祉。
然而现实地看,“手续费下调方案”的这一“难产”局面,又确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对于另一个利益当事人——银行来说,这种局面正是其利益所在。一方面,下调方案迟一天出台,就意味着银行能迟一天减少因此带来的巨额手续费收入,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年报显示,2011年全国仅13家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便高达4100亿元,日均12亿元,同比增长37.19%。
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推迟下调方案的实施,同时也能为银行创造出更多进一步博弈的时机,以便其最终博弈出一个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利益的具体下调方案。事实上,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尽管“刷卡手续费下调”的总体基调早已确定,但具体究竟下调多少,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十分权威确凿的说法,相关方案的版本也“众说纷纭”。如今年年初,发改委流传出的一份讨论稿显示“刷卡手续费将大幅下降75%”;而此后有版本的说法又变为:“平均降幅40%”、“下调23%至24%”。
从这些看似纷乱的不同版本中,不难感受到一种“下调”幅度不断萎缩的趋势,这显然源自银行业远超普通商家和消费者的不对称强大政策博弈能力,它既是迟迟未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必然结果。而更能鲜明见证这一点的证据还有:据记者理解,此次刷卡手续费率“有升有降”,以“结构性调整”为主。这实际也就是说,“下调”并非方案的唯一内容,其中甚至还包含“上涨”的情况。换言之,在“迟迟未出台”背后的强势博弈阻滞下,“手续费下调方案”是否还能名副其实称为“下调”方案,恐怕都会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银行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博弈能量?表面上看,这当然首先得“归功于”时下中国银行业是“最赚钱”行业的显赫身份。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不仅傲视国内其他行业,而且也力压全球同行——几乎占全球银行业利润的三分之一。
而追根溯源,中国银行业的这种强大博弈能力当然更来自该行业深厚的垄断背景。事实上,保证目前银行业“最赚钱”的,无论是高额“利差”,还是数以千计的高额“手续费”,都与“垄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是行政垄断的直接结果,或者是反垄断价格监管不力的产物。
因此,对于“刷卡手续费下调方案”,一方面固然要呼吁敦促其尽快出台,并且将具体的方案内容置于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另一方面,从长远看,也要意识到,要消除银行业这种不对称的强大博弈能量,改变消费者在银行手续费面前的孱弱地位和议价能力,根本出路还在于打破垄断、加速推动银行业的市场开放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