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南站的小码头,我们发现了一种大鸥,应该不是塘沽本有的海鸥物种,它们已经在塘沽安了家。”摄影爱好者陈女士,在跟同伴一起拍摄海鸥时,发现了一种比本地海鸥大很多的花色翅膀大鸥。
陈女士等摄影爱好者喜欢来塘沽南站拍海鸥,而且对于它们的习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己拍摄的照片中,有一个陌生的身影,这就是大鸥。陈女士对记者介绍她所见到大鸥的情况,“它个头明显比本地海鸥要大很多,叫声也跟其它海鸥有明显的不同。”陈女士与同行的摄影爱好者都能分辨出一群海鸥中有没有这外来的大鸥。“我能从它们的叫声中就听出明显的不同,它们嗓们很大,类似于kow-kow的声音。”
13日下午,记者跟随陈女士和几位摄影爱好者来到塘沽南站,又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大鸥。陈女士跟往常一样,在开始拍摄前先扔出带来的食物,“它们爱吃油条,更爱吃饼丝,这饼是我从家里特意烙的,每次撒出,它们都会前来争食。”由于海河边上的河水已经结冰,需要把食物高高地抛出去,才能引起它们注意。
在本地海鸥竞相吃食的时候,那几只“老外”大鸥也飞了过来。在镜头的捕捉下,记者能明显地分辨出它们与本地海鸥的不同,本地海鸥是红嘴,个头小,眼睛后有一搓小黑毛;相对于本地海鸥,它们也更具有警惕性,在本地海鸥进食一段时间之后,它们才停止盘旋远远落下,小心翼翼地靠近食物。记者数了一下,本次观测到的大鸥有4只,但陈女士表示,那天她们拍到的比这4只还要大一点,只不过它今天没有出现。
记者把拍出的照片发给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的刘洋。经他鉴定,所拍到的海鸥就是灰翅鸥,这种海鸥繁殖于阿留申群岛及阿拉斯加沿海和加拿大西部沿海,越冬于美国西部沿海。在我国只有春季的时候才出现于福建沿海,1985曾现于香港,在塘沽地区这也是头一次发现。“可能是因为迷路,所以选择在海河过冬。这次发现了四五只灰翅鸥,那就说明它们已经做好了在塘沽过冬的准备,希望它们能喜欢我们美丽的新区,美丽的海河。”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这种海鸥的外形并不完全相同,嘴与羽毛的颜色是有区别的。刘洋解释到,第一冬时,灰翅鸥是黄嘴,嘴下有个特别醒目的红点,而已经越冬后的大鸥就变为黑嘴。头冬与越冬后的羽毛也有明显区别,越冬的羽毛变成褐色纵纹,不是以往的灰色。这是这类海鸥的重要特点。
这种海鸥繁殖于北美,春季常见于福建沿海。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迷路,所以选择在海河过冬。
■相关链接
灰翅鸥:全长626-770毫米。头、颈和尾部白色;上体、肩羽和覆羽灰色;下体白色;初级飞羽烟灰色并具白端,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羽轴灰色,具白色块斑。栖于海滩或岩石上。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海胆等为食。分布于福州沿海一带。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见习记者 王宁宁 摄影记者 胡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