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15日),中午12点,天津站候车大厅,快检票了,看着手里的车票和身份证,在本市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张承贵难掩欣喜,因为就要踏上回家的旅程了。从3日起,他打了上百个订票电话,死守了订票网站3天,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四五百次,才买到了回家的座票。“这是我第一次坐着回家。幸亏瞬间出现的2张座票,被我抢到了。”临别前,小张得意地说,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马扎”今年派不上用场了。

低头看票的是张承贵
人物档案
姓名:张承贵 身份:本市某高校大学生 年龄:20岁 籍贯:贵州
购票时间:3天 回家路费:200元左右 购票秘诀:死守网站
打上百次电话订到站票
15日中午11点多,记者在天津站候车室内看到,张承贵一边和两个同学聊天,一边等待开往北京的C2034次列车,他的手里有一张北京西开往贵州省凯里市的T61次火车票——座票。
小张就读于本市某高校,今年读大三,这学期在本市一家汽车维修公司实习。1月3日,公司放假时间确定,他开始着手订回家的车票。小张每次回家都要转几趟车,坐27个小时左右的车:从天津乘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西站转乘26个小时的火车到凯里站下车,下火车后离家就不远了。由于学校和实习单位放假的时间不确定,小张和不少同学一样,没有选择提前一个多月从学校订集体票,而是自己买回家的票。
去年冬天到天津站买票时,在广场上冻得瑟瑟发抖的情形仿佛还在小张眼前。今年春运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订票,小张终于不用去车站排队了。1月3日早8点开始,小张和同乡拨打北京铁路局电话订票系统的电话,试图购买14日的火车票,不过,俩人拨打了三四十次,电话一直没通。
小张说,1月3日下午,拨打了上百次电话后,他们终于预订到1月14日的站票。
死守网站3天抢到座票
听说今年春运能在网上购票,小张决定试试运气,看能否弄到一张座票。为此,1月3日到5日,小张和同乡轮流“作业”,死守“12306”购票网站。3天里,登录网站、点击“查询”、“重新查询”成为俩人一刻不停的活计。小张说,成功登录购票网站一次,一般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十几次,操作中,系统常会要求重新登录,他估计这3天他们光用户名和密码就输入四五百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张清楚地记得,1月5日下午,订票网站上的“余票”信息显示:有2张1月15日的“硬座”票。小张迅速点击“预订”,输入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后,确认订票,缴费成功后,小张在网上获得了车票订单,手机也收到了提示短信。随后,小张取消了14日的站票订单。1月6日,小张到车站窗口取到了纸质车票。
“一瞬间出现的2张座票,被我抢到了。”第一次买到座票的小张兴奋不已。后来,不少同学效仿他的抢票“秘诀”,试图买到一张车票,不过,选票和提交过程中的“系统繁忙”让很多人和车票失之交臂。小张算了一下,从北京到凯里的学生票130元,加上乘京津城际的费用,在天津、北京乘公交、地铁的钱,他这次回家的成本在200元左右。
今年车上不算挤马扎没用上
小张说,由于他回家必须从北京转车,而且只有两趟车,座票都很难买到。“以前,能买到票就不错了。”前几年坐火车回家,小张总是随身带着“马扎”,坐在车厢过道里,今年,他的“马扎”派不上用场了。
在候车大厅,想到再过二十多个小时就能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了,小张有些兴奋,一会站起来走走,一会掏出车票看看。中午12点,小张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下午5点不到,小张给记者发来一张照片,照片是在T61次的车厢里拍的。小张说,车厢里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乘客都有座。“听说今年春运严格控制了站票。”
再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旅程,小张就将回到家乡,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了。
“故事”追踪
《“小候鸟”第一次坐卧铺回家》后续
“小候鸟”到家了
1月11日,在《“小候鸟”第一次坐卧铺回家》一文中,本报报道了在天津站候车大厅睡3晚的5岁女孩小帅回家的故事。昨日,小帅的妈妈张女士打来电话说,13日早晨小帅到达郑州,在郑州车站等待了一上午后,小帅和妈妈乘汽车继续踏上返乡路。13日下午,小帅顺利抵达位于河南驻马店的老家。虽然腿已红肿,虽然感冒还没好,可终于见到爸爸了,小帅高兴得整晚没睡好觉。“小帅总是缠着她爸抱。”小帅的妈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