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下午,几名园林工人正在为十一经路上的造型女贞搭设风挡框架。随着气温的下降,本市植物的冬季养护工作将全面展开,穿“防寒服”、进温室,根据品种的不同,这些怕冷的植物都将受到不同的特殊保护,以保证它们顺利过冬。据介绍,给植物穿的“防寒服”平均价格在50元一件。
■穿“防寒服”分两步
昨天,记者来到十一经路上,园林工人正在为这里的造型女贞搭设风挡框架,它们的冬季养护将分两步。园林工人老李介绍,现在气温还不是很低,先给这些怕冷的植物搭上风挡架子,暂时不围防风布,“趁着天儿暖和,让它们好好晒晒太阳。”等到10月底,最低气温降到零度左右时,再给植物及时围上防风布。
记者发现,这些植物的风挡框架使用的木材粗细也各有不同。老李说,处于背风位置、身形较为矮小的植物,使用的木材比较细,直径在6厘米左右;而处于风口位置且身形较大的植物,使用的木材比较粗,直径在10厘米左右,风挡的稳固性也相对较高。
■“防寒服”均价50元
老李告诉记者,根据植物的耐寒程度和名贵程度,植物“防寒服”的样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道路两侧最为常见的绿篱“防寒服”最便宜。冬季到来前,只需要在绿篱的北面设置一道风障就能保证其顺利越冬。园林工人先用竹棍在绿篱北侧搭起一排支架,再用铁丝将绿色防雨布固定在支架上,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制成十几延米的风障,这样的“防寒服”材料费为1延米5元,人工成本1延米仅为1至2元。
雪松等名贵树木的“防寒服”要比绿篱的复杂一些,它们“穿”的多为三面风障。园林专家告诉记者,三面的风障主要是围在东西北三面,以挡住冬季的西北风对植物的侵袭。为何单独留下南面的空间?这其中还有不少学问。根据常识,天津冬季极少刮南风,留出南面的空间既能保证背风,又能充分保证采光,让植物在晴朗的冬日享受到阳光的照耀。这样的三面风障高度一般在3米以上,结构和绿篱“防寒服”一样,也是竹棍支架外罩防风布,材料费和人工成本共50元。
个别第一年移植的南方植物,它们的“防寒服”不仅要挡风还需要兼具保温的功能。这种“防寒服”结构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是三面风障,但在竹棍支架上需要先围上一层草席,为植物保温,然后再围上绿色防风布,既能挡风又能起到为草席防火的作用,这样的“防寒服”材料费为70元左右,再加上人工成本造价应为100元左右。园林专家表示,根据植物品种的不同,植物“防寒服”的造价从5元至100元不等,但每棵平均造价在50元左右。“防寒服”的原料中,风挡的木质框架可再次回收利用,其价值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左右。
三类植物重点保护
据介绍,本市种植的大部分乡土树种都属于耐寒品种,冬季不需特殊养护,即使不穿“防寒服”也照样能安然过冬。而有的植物则需要特殊养护,并穿上“防寒服”。
据了解,本市植物的冬季养护将分成三类。一类是金叶女贞、雪松等比较怕冷的植物,需要在10月底成为第一批穿上“防寒服”的植物;大叶黄杨等比较耐寒的植物,需要在11月中旬穿“防寒服”;而最为怕冷的美人蕉和个别的盆景类植物需要进入温室御寒。园林专家说,美人蕉的根系比较浅,10月底时将其连根起出,整体移入温室,明年4月再将其重新植入室外,移植不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记者 张晨 摄影记者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