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绚丽的极光、冰雪的世界、憨态可掬的企鹅……一提起南极,人们的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幅纯净而唯美的画面。然而对于天津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教授商朝晖来说,他这次去南极,可是带着很重要的科研任务——受中国南极天文中心派遣,参加第26次南极考察内陆队,赴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中国南极昆仑站执行天文科考任务。
昨日上午,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在师生们为商老师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商朝晖接过师大师生们递上的校旗,他要将这面师大校旗插上南极冰盖最高点。谈起此次科考可能会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商朝晖教授说,最担心的就是那些仪器,怕这些“宝贝”在路上出现什么不确定性。商教授告诉记者,这些天文仪器都是特别精细的,最担心的就是由于路途运输的问题这些仪器出现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到仪器的使用效果甚至不能用。“我们这些仪器有20吨左右,但这不是我们‘行李’中最重的部分。最重的部分是‘补给’,能占‘行李’的三分之二重。因为去南极的一路上都没有任何补给,所以燃料等补给我们必须要多带。”商教授说。
据悉,商朝晖教授将于本月底离境并抵达新西兰,11月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经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并驾驶雪橇车最终到达昆仑站,完成科考任务。预计在昆仑站工作一个多月,然后返回中山站,并于明年3月乘雪龙号回国。
【探秘南极·三问科考】
南极科考为什么选中商朝晖?
今年43岁的商朝晖是天津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教授,同时也是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副主任。商朝晖在2006年作为海归到天津师范大学工作,之前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怀俄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商教授此次就是受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委托,负责2009/2010南极科考天文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在本次昆仑站内陆科考任务中,和商教授一起负责天文项目的还有来自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胡中文。
“去南极科考的任务,是今年年初就定下来的。南极科考对于科考人员的身体来说,最大的考验是寒冷和高原反应。所以,科考人员都要到西藏提前适应高原反应。如果不适应,就不能参与科考了。”商教授说,为了顺利完成这次科考任务,他从暑假就开始集中精力为科考做准备,“除了必要的技术和设备准备外,就是要提前做一些应急准备,以防突发的意外情况。”
南极科考都“考”什么?
此次南极科考总人数达到200之多,科考任务也各不相同。昆仑站内陆队由商朝晖教授等23名队员组成,他们将执行昆仑站建设,以及冰川、天文和测绘等多项科学考察任务。商朝晖教授的天文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维护通讯、供电设备,添加燃油,为下一年度无人值守的自动观测做准备;安装新的天文选址测试仪器“太赫兹傅立叶频谱仪FTS”和“月光闪烁仪SHABAR”;维护已有的天文科考仪器,取回数据,尤其对“中国之星小望远镜阵CSTAR”进行维护和更新;为明年较大型的望远镜设备准备场地。此外,他们也将帮助继续建设昆仑站。
商朝晖教授介绍说,昆仑站海拔4093米,是南极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最新研究表明,南极高原极可能是地球上最好的红外、光学和亚毫米波的天文台址。
为何无法经常与国内保持联系?
“到时候,我们会带着好多集装箱过去,其中一些集装箱就是用来睡觉休息的。里面会有取暖设施,所以‘屋里’不会冷。”商朝晖教授说,他们这次去南极科考,虽然天津这边是寒冬季节,但对于南极来说却是“盛夏”,只是这个“盛夏”有点冷:暖和的时候也才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穿的衣服,“就像平时冬天穿的衣服,什么羽绒服啊,只是稍厚一些。有些需要徒手做的工作,可能刚工作几分钟甚至几秒,就得把手缩回来暖和暖和。”商教授笑着说,尽管在南极吃的是罐头食品,但随队也有厨师给做饭,只是人类在南极活动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要随科考队一起带回来。
“还有通讯。我们要和国内保持联系,都要使用卫星电话。但卫星电话的数据传输量太小,传回一张照片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处于‘半与世隔绝’的状态。”当师生们提出希望和商教授经常保持联系的时候,商朝晖教授无奈地告诉大家。记者 刘晓艳 摄影记者 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