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达人 本报记者 任东海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天是80后残疾青年孙达人参加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的日子。从小罹患绝症、全身肌肉萎缩的他,2年前用嘴叼着牙刷,打出一万多字的论文,顺利获得本科证书。接着,他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天津分院继续攻读至今。他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今年27岁的孙达人,家住本市六纬路丰瑞里小区,小时候便出现行动不便等症状,10岁那年在北京被确诊患有“腓肠肌骨萎缩”。这种先天性周围神经病无法治愈,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通常活不过青春期。此后,痛苦的治疗和训练开始如影随形。为缓解病情,孙达人每天都要进行肌肉注射,时间长了,他原本就骨瘦如柴的身体被针头扎得千疮百孔。治疗之余,他每天坚持做被动操,每次被扳开蜷缩的关节,抻开痉挛的筋骨,他都疼得直掉眼泪。
尽管病魔使孙达人从小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奔跑、玩耍,但是并不能阻挡他求学的脚步。上小学时,由于手指无力握笔,他趴在桌子上,使出浑身力气,仅仅为了能把汉字写进格子里。由于用力过度,小小年纪他的右手食指关节处就留下了老茧。
就这样,孙达人一直上到高三,由于病情加重,他在参加完高中最后一门会考科目后,不得不离开校园。
在父母的支持下,回到家中的孙达人拥有了自己的电脑,渴望学习知识的他报名参加“平面制作”培训班,经过刻苦学习,成了班中少数取得国家计算机CEAC认证证书者之一。此时,肌肉萎缩已让他连握笔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在他内心深处,上大学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
2004年,孙达人几经周折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开始大学生活。尽管平时的课程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但是每一科目的现场笔试对孙达人来说都是一场战役。每次考试,他都用皮筋儿把笔绑在手上,以防掉落。每场考试过后,他都大汗淋漓,而这种考试他一共经历了30余场。
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到2008年写毕业论文时,他的手已经不能动弹,只能咬着牙刷敲键盘,一边查资料,一边写作,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竟这样被敲了出来。后来,孙达人凭借这篇论文顺利通过答辩。2009年春天,他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
圆了大学梦的孙达人并未满足,他感觉自己还有更多东西要学。2009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天津分院正式开学,孙达人成为第一批学生,开始继续攻读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
眼下,孙达人正为实现自己的新目标努力着。 (记者任东海 通讯员马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