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滨海高新区一景(中国网·滨海高新 新闻图)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010年滨海高新区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发布以来,科技局积极开展工作,加强与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求金融与科技项目结合的有效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资金与项目对接工作,为小巨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
进入六月以来,由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局联合海泰担保公司、海泰投资公司以及天亿投资集团、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针对小巨人企业发展需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服务。先后到海王星公司、华迈燃气、生机集团、亿利科石油等企业进行调研服务,为企业量身制定个性化的投融资解决方案,受到企业欢迎。其中亿利科公司近期将与投资公司达成引资协议,实现增资扩股。
23日上午,滨海高新区科技局组织了区内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与资本对接交流座谈会,区内希恩思、同业科技、秀鹏生物、德中利得等公司与海泰担保、海泰投资、天亿投资集团等金融机构就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合作进行了交流。
23日下午,科技局召开电力行业企业交流座谈会,邀请包括民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参加会议,针对区内涉及电力行业的企业投融资方面的需求进行交流。
企业拥有好项目,但资金流动性却成为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根本瓶颈。对此,天津滨海高新区广开渠道,从根本上帮扶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提出“科技金融计划”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局局长谢文魁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大型的有规模的企业,滨海高新区重点做好和银行的对接,对于发展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以担保、以小额贷款公司等灵活的方式,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
为了推动小巨人成长计划企业的发展,今年滨海高新区科技局将重点围绕“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间联合发展”以及“推动企业上市与融资服务”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高端化、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七项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资金少,银行贷款成本高的难题,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滨海高新区借力金融 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赵海山指出,天津滨海高新区作为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是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试点园区,以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滨海高新区绿色能源产业销售额占天津市绿色能源产业销售总额的60%以上,并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绿色能源产业。【详细】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滨海高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开路先锋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促进高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目前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产业更替来临之际,最具创新活力和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引领新一轮经济繁荣的开路先锋。“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是高新区多年来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引导企业创新思维、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保持好良好的快速增长态势。【详细】
天津滨海高新区安排6亿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
滨海高新区出台了《天津滨海高新区“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依据《措施》,滨海高新区将安排6亿专项资金,用于切实解决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发展问题。其中4亿元为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并特别设立2亿元“解促上专项资金”为滨海高新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和贷款担保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据了解,该措施主要包括十大方面,内容涉及自主创新、融资渠道、人才保障、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和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种难题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4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支持绿色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高端信息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保护和应用知识产权、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股改上市、兼并重组、引进新型项目等。对列入高新区“重点企业发展计划”和“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详细】
海泰担保创新金融模式 津产动漫敲开好莱坞大门
通过期权定价的担保方式,能够实现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捆绑,收益与风险捆绑。企业受益的同时,也有效地防控了担保公司的风险。而一个稳定健康的担保平台,使政府的担保资金得到有效运转,杠杆的放大作用更加明显,从而汇集了更多企业。目前,已经有7家企业与海泰担保公司签署了担保期权协议,融资协议额7500万元,资金已累计发放到位6000万元。【详细】
昨日头条:

[“津洽会”搭台 20余个大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十大战役带动 滨海新区成“淘金”沃土] [高新技术企业闪亮津洽会]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