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器”变“吸附器”,各类大项目好项目投身十大战役各战场。在十大战役中项目的吸附下,新区今年利用外资将达9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04亿元,双双实现高速增长
■十大战役各大战场呈现优势产业加速聚集之势。轻纺经济区已有轻工、纺织、商贸物流企业222家;中心渔港冷链物流项目24个。在十大战役的带动下,全年建成71个工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26个项目;八大优势产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670亿元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旌旗猎猎,万军驰骋。滨海新区今年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加快推进十大战役,形成了功能区开发与优势产业集聚、产业布局优化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建成,新区十大战役各大战场正由“建设期”迈入“产出期”,原先荒芜贫瘠的盐碱滩涂,成为新区人发展先进产业的新载体、温馨宜居的新家园。
载体功能提升吸附效应显现
在天津开发区创业多年的赵金岭,想把新项目继续放在开发区,但找了不少时间也没有心仪的地方。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就在愁眉不展时,有人向他提起了轻纺经济区。“就想随便看看,没想到一来就相中这标准厂房了。”赵金岭表示,这里的标准厂房,硬件到位,简单装修就能入住;服务人员的工作也很到位,生意之外的事不用操心。今年年初,赵金岭的新项目顺利在轻纺经济区投产。“项目发展得很好,我们正计划拓展产能。”赵金岭笑着说。
新区十大战役从开发建设之初,便着眼企业需求,着力构筑大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配套,打造标准厂房、蓝领公寓、企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启动器”项目,为大项目好项目量身搭建优质的载体平台。
今年以来,南港工业区投入使用的通用泊位达到6个;轻纺经济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临港经济区累计完成造陆111平方公里;核心城区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开发区MSD核心区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商务区内,响螺湾10栋楼宇建成使用,于家堡7栋楼宇主体封顶;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基本建成;东疆保税港区实现二期封关运作;滨海旅游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西部区域内,滨海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北塘经济区,总部企业基地一期全面竣工……
“启动器”变“吸附器”。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显露出强大的磁石效应,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类大项目好项目投身十大战役各战场。这些项目在这里积蓄能量,借力腾飞。以滨海旅游区为例,这里差不多每三天就有1家企业落户。在十大战役的吸附下,新区今年利用外资将达9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04亿元,双双实现高速增长。
产业加速集聚专业园区形成
到明年4月,一个比美国环球电影公司的好莱坞虚拟摄影棚更大、更先进的摄影棚就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国家动漫园投用。截至11月底,已经有856家企业进驻生态城动漫产业园,生态城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规模。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观察人士王熙直言,没有生态城的开发建设,便没有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硬件到位、政策对路,是推动生态城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关键。
新区十大战役各大战场,在产业发展上都有侧重。它们结合自身条件,围绕新区优势产业,通过精确制导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通过加快推进十大战役,功能区开发与优势产业集聚、产业布局优化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在新区已经形成。
南港工业区远离城区,拥有港口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周边石化资源丰富,可谓发展石化产业的绝佳之地。今年以来,南港工业区仅在润滑油领域,便有壳牌等多个重量级项目开工。南港工业区招商人员表示,润滑油产业在南港工业区组团发展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今后形成战略联盟后,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大大降低区域基础设施成本。
十大战役各大战场呈现优势产业加速聚集之势。截至目前,轻纺经济区已有轻工、纺织、商贸物流企业222家;东疆保税港区,新注册企业386家;中心渔港,冷链物流项目24个,远洋捕捞、冷藏、加工、交易产业链初步形成,游艇产业稳步发展……在十大战役的带动下,全年建成中际装备、钜宝电子、西子电梯等71个工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了久益环球采矿机械、联合利华等126个项目;八大优势产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670亿元。
构筑宜居环境百姓生活便捷
去中心渔港品海鲜,到滨海旅游区游航母,在北塘古镇的店铺里流连……新区十大战役不仅贡献着巨额的GDP,也为新区百姓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去处。家住塘沽的石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最愁的是有外地朋友过来,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带他们去转。现在新区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发愁的人变成了自己的朋友,因为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他们的时间往往不够。
除了休闲娱乐的去处,医院、学校、公寓这些和新区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民生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在十大战役各大战场破土而出。就医院来说,今年空港国际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中新天津生态城医院相继开工建设,开发区西区医院、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这些医院投用后将进一步方便新区百姓就医。(记者 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