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整理装备](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w/qjtj/201110/W020111012340923756913.jpg)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整理装备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2名来自不同省份的“驴友”相聚,计划在国庆节期间“征服”长白山部分山脉。然而在4日晚上,一名天津籍“驴友”踩折了一截树根,接着坠下山崖摔伤。
他的安危牵动了上百名素不相识之人的心。当地武警、消防、公安、综合执法、森警等上百人相继出动,还有专程从北京、沈阳、黑龙江三地赶赴现场的蓝天救援队员。最终,坠落30多米山崖的天津男青年,被顺利救出。昨天记者获知,身上6处骨折的他,已经接受手术治疗,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这件事得从10月1日说起。12名来自不同地区的“驴友”在预定的长白山西景区集结,准备按照计划横穿景区。按计划,6日他们将顺利横穿,结束征程。
4日晚上,意外发生了。
当时,12名“驴友”分成两个小分队,第一组8人先行前进,而天津男青年则和另一名男队员,帮助身体较弱的2名女队员作为第二梯队前进。
天色已晚,深山里能见度并不好,在跨过一个不足1米的山体裂缝时,其他队员都是选择跳跃而过,而天津男青年则选择踩着山崖边的一截树根跨越,不料树根突然断裂,他不幸坠落山崖,随即失去了知觉。
约15分钟后,他逐渐苏醒过来。通过喊话的方式,他告诉队友们,他的左侧身子伤情严重,双腿不能动弹,左臂、左肩非常疼,只有右手可以活动。幸运的是,在他滚落山崖的过程中,虽然撞到了凹凸的石壁,却在坠落时砸中了一只动物,动物被当场砸死,他则神奇地获救。
男青年坠落山崖的深度约35米。闻讯赶来的第一组队员随即加入救援队伍,但大家携带的绳索只有20米,凭借仅有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实施救援。大家决定向外界求救,有人拨打110报警,有人则向专门从事野外救援的北京蓝天救援队求助。
夜间,山里的温度骤降,最低降至0℃左右。被困谷底的男青年,一旦睡着就会有生命危险。11名队员只得轮流到山崖边喊话,让他头脑保持清醒。
![因为不许进入现场,救援队员成了“看客”](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w/qjtj/201110/W020111012340923759040.jpg)
因为不许进入现场,救援队员成了“看客”
民间救援队 连夜到现场
远在北京的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勇接到求助电话时,已经是当晚22:00左右。获知伤者简单情况后,他立即拨通了沈阳分队负责人米豆(网名)的电话。后者迅速组织当地的志愿者,于22:50连夜从沈阳驱车赶赴长白山。
巧的是当天有一支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距离现场非常近,欧雅吉(网名)等几名队员正在不远处的抚松县游玩。他们凌晨获知消息后,立即拔营出发,驱车120多公里,于5日4:56到达景区。
另一支救援分队当时正在大连“拉练”,熟悉野外救援技术,他们同样连夜驱车赶赴景区。
在此之前,3支救援分队的二三十名民间“驴友”,与伤者彼此并不相识,将他们联系到一起的,仅仅是一通求助电话。
百余人轮番上阵 山区里生死救援
最先到达现场的是民间救援队,前方队员连夜驱车赶往现场,后方支援的队员,不断地通过电话与伤员联系,又不断拨打报警电话,联系当地公安、消防、景区,请求最近的救援力量协助。
救援工作展开时,天色已经渐亮。
5日早晨,当地景区工作人员、消防员作为“正规军”的先头部队赶赴现场,他们准备的装备并不充足。搜救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他们锁定目标后确认与被困者的距离约为8.8公里。然而,他们在山里转了五六个小时,却因为道路障碍被迫返回。无奈他们只好采取另一套救援方案。此时,时间已经是5日中午。这一次,他们选择的是一条距离现场约5公里的险峻山路。
当晚始终陪护天津男青年的“驴友”老谢在接受独家深读记者采访时回忆说,5日14:00左右,他们终于看到了先头部队的身影。但先头部队只有三四个人轻装前进,没有救援设备。不过,这总算让被困者看到了获救的希望,特别是在获知“正规军”派出了百余人的救援部队后,11名彻夜未眠的“驴友”松了口气。
又过了约2个小时,更多身穿制服的武警、消防员赶到失事地点,他们带来了担架、绳索等。多次救援均告失败后,现场指挥员决定,采用真空担架将伤员垂直拉上悬崖。整个垂直拉拽的过程非常复杂,天津男青年被固定在担架上不能动弹,数十名身强力壮的武警、消防员徒手在山崖处拉拽。直到天色渐暗,跌至谷底的天津男青年终于被救上来。随后,他被送至医院进行抢救。
连夜兴师动众地从大连、抚松县、沈阳三地相继赶赴现场,二三十名民间救援队志愿者彻夜未眠地在车上制定救援计划,且最早到达现场准备施救。然而,直到男青年获救,他们始终没能参与到救援中,仅仅是在外围“待命”。
即使是在“正规军”起初不掌握伤者坐标,没有足够的救援设备时,他们依然被挡在景区门外,禁止参与救援。都知道时间是救援最大的敌人,那么,“正规军”为什么不愿意让民间救援队参与救援呢?
对于不能被允许进入景区救援的决定,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很不理解。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抚松县赶赴景区事发地的欧雅吉等“驴友”。他们还记得,当时汽车驶入景区入口时,景区大门依然紧闭,周围还是漆黑一片。
在连续拨打了无数次景区、当地派出所电话无人接听后,他们决定采取“极端手段”——持续鸣笛,直到将值班人员吵醒来到景区出入口。他们的做法有了成效,但大家觉得,被吵醒的景区值班人员并没有重视此事,甚至看不出来值班人员相信里面真的发生了险情。直到天亮之后,第一支消防队赶到景区入口,值班人员在反复请示几次后,才打开大门让众人进入景区采取行动。
根据伤者同伴提供的坐标,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很快锁定他们的详细方位,并通过当地卫星地图,找到一条最近的道路,路长大约5公里。他们判断,正常人步行时速在5公里左右,但在海拔1700米山里,在山路陡峭的地势环境下,赶到现场差不多要2个小时左右。尽管第一支消防队对于他们的装备和救援计划非常信赖,但就在大家还没动手施救时,景区负责人打来电话,告知蓝天救援队暂时退到景区入口外,原地待命,救援工作由“正规军”组成。
三支民间救援队相继在景区出入口会合。他们事后接受采访时称,当时反复与景区负责人沟通,强调救援时间的重要性,以及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可景区负责人始终坚持不允许他们进入现场参与救援。
在与景区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众人又相继联系到参与救援的森林消防队、地方消防队,以及公安分局的民警,请求三支救援队指挥员与景区协调,允许他们入场施救,但最终仍然没有被景区允许。
昨天,记者找到三支“正规军”救援队核实此事时,森林消防队刘警官表示,他们第一时间与民间救援队会合,当时手上要装备没装备,要坐标没坐标,非常希望有人帮助。而地方消防队、民警也表示,他们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手,来解决找路、装备少等棘手的难题。但是最终,负责指挥此次救援工作的景区负责人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担心救援队出事 不敢轻易“冒险”
矛盾的焦点自然是民间救援队是否能够参加这样的救援中。在蓝天救援队看来,他们位于北京总部的队伍,早已为政府职能部门所认可,救援能力毋庸置疑。
救援队负责人张勇介绍,“我们现在纳入北京的应急体系,北京出了意外事件应急办可调度我们,今年7月北京大雨溺亡两人的救援,就是应急办通知我们去救援的。我们的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红十字会,同时也是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搜救队。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全国建七只专业救援队,我们是负责搜救的一支,搜救手册也是‘蓝天’编写的。此外,北京地区有救援,一般都是消防和我们联动。”
但这样一支队伍,依然被挡在了救援的大门之外。甚至有人说,“正规军”第二套成功的救援方案,其实和救援队早先制定的救援线路、方案一致,如果早点采取这种方案,那么就能够节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而记者采访中,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也承认,由于第一套方案进行得没成功,他们在这一过程浪费了不少时间,也浪费了不少体力。好在人手充足,并没有影响救援工作。
对于禁止民间救援队的原因,长白山西景区负责人于总在接受独家深度记者采访时解释说,“驴友”出事的地点,其实并不在风景区,而是靠近公路不远处的山脉,那里的地势非常复杂,不熟悉山路的人很容易发生意外,他们派出的搜救人员,全都是在景区和山脉工作了多年的护林员,对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特殊地质结构,以及山地植物种类、山地道路等了如指掌。有丰富经验的护林员带队,加上体力充沛的武警、消防、公安等人员,他们相信这样的救援队伍战斗力更强悍,因此他们拒绝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其实,这样是为了他们安全着想,也是为整个救援行动负责,如果他们进入景区发生意外,还要分出队伍救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发生意外,我们也必须派人跟随并保护他们的安全,站在救援全局的高度,我们必须用最稳妥的方法。”
对于第一次采取救援方案失败,又改用民间救援队的说法,这位负责人表示否认。他说,他们早晨与伤员、驴友取得联系时,已经获得了他们的坐标方位,并通过卫星地图、地貌、地图等信息锁定了他们的准确位置。熟悉地形的护林员确认,有两条路可以通往事发地点,一条较远,但是道路相对平坦,这对于将伤员转移出山林非常有利,因此先采取了这套方案,没想到这条路因为少有人走,道路被植物封死,他们中途被迫退出,才选择第二套方案,可这套方案并非由他人提供,而是“正规军”指挥系统早就做好的备预案。虽然用时短,但道路陡峭,前往事发地和转移伤员过程中极可能发生意外。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这位负责人始终表示并非不信任蓝天救援队,虽然此之前他听过这支民间救援队名字,但他也承认,并不了解这支救援队是国内第一支获得民政部门批准,从事专业山地救援的民间组织。在采访结束前,他甚至表示,如果能够经常和政府或民间的专业队伍“打头碰脸”,或者事发地具有像北京那种联动机制一样,他们作为景区管理部门,非常期待在那样的情况下得到外界专业机构的帮助。但至少在当时、在没有获得上级部门允许的条件下,景区管理机构是不敢“冒险”的。
景区声音
其实我们也很冤枉
这件事过去四五天了,不少关于这件事的报道、议论网帖成为不少户外运动论坛的关注热点,网络中,大多数“驴友”对于景区的做法都持着指责的态度。
但对于景区工作人员来说,这些看法让他们觉得很冤枉。首先,事发地点已经不属于景区范围,他们进入林区,也并非通过买门票等正规渠道,而是随意指定的穿越路线,这一点,12名“驴友”也承认;其次,他们在整个搜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深山老林,救援速度还是比较及时的。
天津驴友
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昨天,记者辗转找到当时与天津男青年计划横穿景区的“驴友”,在事发后,11名队友相继去探望入院的伤者,医护人员称,男青年全身多达6处骨折。好在经过前两天的不间断施救,他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神志也逐渐清醒。记者结束采访前获知,他已经被安排接受手术治疗。其家人也已赶到吉林处理此事。
但是,预计10万元的手术费,对于这个30岁的男青年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不少好心“驴友”正在网上发帖求助,期待好心人帮助他筹集手术费、住院费等。(记者 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