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年来,天津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到底发展有多快?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昨天,来自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消息显示,2011年天津市共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435项,其中,铁路方面9线8站同步建设,高速公路方面年底前建成塘承、津宁、国道112高速,城市路网方面安排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65条。另一方面,统计部门表示,天津市的主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尚存两大问题,一是数量与京沪等地有差距,二是与市民沟通不足。
据统计,2010年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为1673.74亿元,其中公共设施管理投资为767.86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7倍和32.3倍,年均增长31.39%和47.65%。
2011年,天津市共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435项,其中:铁路工程方面,9线8站447公里同步建设,确保年底前地下直径线完工、京津城际延伸线完成主体工程,滨海站、军粮城等6座场站基本完工,全力加快曹庄动车所进度。高速公路方面,年底前建成塘承、津宁、国道112高速,新增通车里程159公里,新开工京秦、滨石、塘承二期和蓟汕联络线,拓宽改造唐津高速,在建里程140公里。地铁建设方面,加快地铁2、3、9号线设备安装调试,推进地铁5、6号线59座车站建设,启动实施地铁2号线机场延伸线。综合交通枢纽方面,确保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及南北广场、复兴路立交等配套工程完工;文化中心和于家堡交通枢纽2012年投入使用;加快机场交通中心和津秦客专滨海站交通枢纽建设。
在城市路网方面,安排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65条,其中:中心城区114条、滨海新区16条、区县建成区35条,重点实施北部城区、柳林和滨海新区等区域道路建设,改造拥堵路段,打通一批卡口路,年底前乐园道、西中环快速路,汉沽西北半环等107条道路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50万平方米。机场建设方面,实施机场二期24万平方米航站楼、36.4万平方米站坪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完成航站楼主体结构,建成成林道延长线和跨外环线立交,形成进出机场的新通道。港口工程方面,天津港南疆中化仓储、临港工业区液体化工码头等工程完工,新开工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远航散货码头扩容、临港工业区防波堤、南港工业区通用泊位及市政配套设施,年内完成港口建设投资190亿元。
另外,环境设施方面,建设张贵庄、港东新城等10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新增污水处理规模58万吨/日;加快排水空白区管网建设,年内铺设排水管网200公里,新建泵站15座,解决市区低洼片雨季积水问题;完成一热电供热转换工程,确保10月底前70公里供热和6公里燃气主干网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据调查,天津市与北京、上海相比,在主要城市基础设施数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城市桥梁、公共厕所、公园和公共交通运营工具数量上差距比较明显。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在市区边缘和市区内的一些原来较偏僻地方也形成了许多居住小区,但公交车配置却不完善。(记者 金学思 李海燕 任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