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滨海新区外来流动人口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超过100万人。如何管理好、服务好百万流动大军,成为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课题。
36岁的河南开封人郑高峰,在外务工15年最终选择了天津,成为中海油服的实习船长。作为滨海新区评选出的“优秀外来建设者”之一,新区为他解决了在津的落户问题。常年漂泊在外的他,终于有了自己温暖的港湾。
42岁的邢恩洪,10多年前从山东老家来津摆摊卖菜,他的热心和淳朴给开发区康翠社区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初,他以高票当选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成了康翠社区唯一一位当选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的外来工。
漂泊的人向往港湾,就像万物渴望太阳。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郑高峰的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今年36岁的郑高峰,是河南开封人,在外务工15年,如今是坐落在天津港的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滨海海上石油603船实习船长。15年里,他到过厦门、太原等多个地方,最后选择了天津。由于他不具备进津户口的学历(本科)条件,加之没有能力购房办蓝印户口,虽然在津工作多年,且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依然很难获得天津户籍,而没有天津户籍,孩子将来就只能回河南参加高考。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加快推进,涌向这里的外来流动人口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目前流动人口已超过100万人。外来人口中,很多是高学历的年轻建设者,但也有学历不高但特别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仅在中海油服,像郑高峰这样的外来技术员工就有两千多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生力军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人群。如何管理好、服务好百万流动大军,营造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和谐共融局面,使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成为滨海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课题。
奋斗成就梦想
2011年4月22日,对于郑高峰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他收到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户政处的民警送来的“天津市户口准迁证”。常年漂泊在外的他,终于结束了在滨海新区暂住的生活,有了自己温暖的港湾。
郑高峰的幸运缘于他获得了“优秀外来建设者”的荣誉。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自2010年开始,滨海新区每年评选表彰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同时解决他们在津的落户问题,并为一部分“优秀外来建设者”提供保障性住房,同时,在他们的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入学、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首批解决的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来自全国25个省和自治区,涉及9种行业、88个企业。
暂住变常住,奋斗就成。滨海新区公安局户政处负责人商培斌说,为了确保推选表彰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阳光作业。首先从实际出发,不再片面强调学历,关键看工作能力和现实表现。其次,过程公正,在滨海网和滨海时报公布政策,然后由企业推荐,自下而上评选,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对于大多数没能取得当地户籍和保障性住房的农民工等建设者来说,吸引他们留在滨海新区的,除了“暂住变常住,奋斗就成”使他们心中有梦以外,滨海新区还为外来务工人员打造“建设者之家”等舒适的环境和人性化管理,通过集宿式、公寓式管理,为他们提供住宿、医疗、文化、法律等全方位服务,让他们找到家的归属感。这种模式,被赞誉为人性化的“滨海管理模式”。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为外来务工人员建成30多处上百万平方米的蓝白领公寓,可以为不同企业务工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位于于家堡的“建设者之家”,记者看到,这个可以容纳8000人的公寓,已有中建一局、三局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家地方大型建工企业的近5000名农民工居住。银行、超市、阅览室、网吧、医院等各种生活设备设施一应俱全,能满足他们基本生活所需。所有房间都由各建设单位统一承租,农民工在此居住不需要缴纳住宿费,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批建设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
创业乐土 宜居家园
每一个踏进滨海新区这片热土的外来建设者,他们心中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梦,与滨海人相濡以沫,共建美好家园。新区积极构建拴心留人的和谐劳动关系,使他们在企业干舒心,自己干顺心,努力帮助百万流动劳动大军在新区圆梦。
随着新区“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关系。滨海新区137.5万从业人员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44.7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6%。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都倒映着外来建设者挥洒汗水的身影;一条条宽敞笔直的通衢大道,都响着农民工劳动的号子向前拓展。
为了创造拴心留人的就业环境,让外来务工人员在新区安居乐业,全区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动探索创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滨海模式”,促进了社会稳定,助推了经济发展。新区出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配套《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政府依法调整和劳资双方自主协调相结合的机制,以规范劳动关系为基础,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为重点,以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体系为保障,形成了政府指导、面向企业和劳动者的“双向服务、双向维权、双向监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了区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推进、工会积极主动、各方密切配合、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体系。
如今在新区,用好环境吸引务工者,用好待遇留住务工者已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共识。开发区发布了《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职工收入、建设和谐社会指导意见》,还为一线职工增长工资的企业给予15%的奖励和支持,使15万一线职工受益。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要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整改。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实现97%以上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其中农民工等外来建设者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
今年42岁的邢恩洪,十多年前从山东老家来津摆摊卖菜,如今创业有成买房安家,他的热心和淳朴给开发区康翠社区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年初,康翠社区恂园里小区业主委员会改选,他以高票当选业委会副主任,成了康翠社区唯一一位当选小区业主委成员的外来工。他说,是新区良好的创业环境成就了他,他要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是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管理创新,使新区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社会更加和谐。在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引人注目成绩的同时,滨海新区又梳理出社会管理方面20个重点领域,决心以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建设,不断取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坚信滨海新区一定会舞起区域发展“龙头”,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新城区。(赵荣君 陈婷然)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