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如果吃了含酒精的食物,被定为‘酒驾’,是不是太冤枉了,交警有办法甄别吗?”近日,有网友说,一些司机即使没有饮酒,如果饮食不当,也会被酒精测试仪测成“酒驾”。一些网友还列举了藿香正气水、腐乳、漱口水等产品含有酒精,若在使用后遇到交警查酒,便会“被酒驾”。而交管部门则表示,“被酒驾”只是个传说。
网友发帖
多种食物易致“被酒驾”
记者在互动百科网站看到一篇防止“被酒驾”攻略的文章,其中提及,使用藿香正气水、漱口水,喷口气清新剂,吃腐乳、佛跳墙、大蒜或抽烟都可能“被酒驾”。其中,藿香正气水的产品说明明确提出,内含40%至50%的乙醇,即酒精,同时提示:服用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对于含酒精的食物,部分网友认为,由于每个人每次的食用量和自身的代谢功能不同,因此存在引发“被酒驾”的可能。
记者体验
吃完就检测 当时指数高
交警河西支队解放南路大队值班交警告诉记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指数大于等于20即被视为酒后驾驶,应扣除12分、罚款500元并没收驾照3个月。
记者进行了实验,首先使用了某品牌漱口水,随即由交警用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显示指数为35。3分钟后,记者再次接受检测,指数恢复为0。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两种含有乙醇成分的可可派和巧克力蛋糕上。记者吃下一块小包装的可可派后立即接受检测,指数为18。另一位记者仅吃了一口巧克力蛋糕,立即检测发现指数竟为44。过了5分钟,两位记者再次检测,指数都恢复为0。
交管部门
短暂等待后 会二次检测
对此现象,交警解放南路大队交警告知记者,例行检查时遇到类似情况,司机会主动提出进行血液检测,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让司机稍事等候再接受检测。如果属于食用或使用了含酒精成分的食品、日用品,口腔内的酒精很快就会挥发,指数会迅速衰减,而真正酒驾的司机短时间内指数是不可能衰减的。因此,网络上传说的“被酒驾”并不成立。
医生提醒
进食微量酒精 几个小时能代谢
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儿科杨清华主任表示,在漱口水中添加乙醇,主要是为了消毒,添加在食品中的酒精是用来调味的。30%的法式或意式甜品含有酒精,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利口酒、白兰地或白葡萄酒,给食品增加了独特的口味,因此在我们熟知的提拉米苏、芝士蛋糕等甜品中都含有上述成分。杨主任表示,食用含有微量酒精的食品时,进入血液的酒精会在几小时内代谢完毕。如果不清楚某种食品添加酒精的含量为多少时,不宜大量食用。
相关新闻
一个路口10分钟
查获三辆遮牌车
本报讯(记者 柴波 王垚懿 文并摄)昨日10时,在南楼五岔路口,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正在日检的交警河西支队解放南路大队交警就查获了三辆遮挡号牌的车辆。首先是一辆出租车,后面的牌照架翘起,遮住了号牌。第二辆是红色的私家车,号牌上方的两条红布遮住了号牌。紧接着,另一辆遮挡号牌的出租车也被交警拦检。随后,交警根据相关规定,给三名司机分别处以200元罚款记6分的处罚。
交警表示,遮挡、污损和不挂号牌主要是为了逃避摄录检查,90%以上的“问题号牌”都发生在汽车后面的号牌上。目前,交管部门加强了对这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逢车必查,查到必罚,避免这种风气进一步蔓延。(记者 柴波 王垚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