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力神电池公司考察调研。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一组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数字昭示着天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苏司兰实现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64.8%;力神电池实现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46.9%;歌美飒实现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8.7%。
以天津滨海高新区力神电池公司为例,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产品销售和利润逆势上扬,全年销售电池1.22亿只,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出口创汇1.57亿美元,占到总体销售收入的71%。2010年,力神将从小型电池转向动力电池生产,实现大步跨越。
近年来,大量优质新能源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天津聚集,维斯塔斯、比克、歌美飒、苏司兰、汉森、中环半导体、津能、力神、蓝天、三洋、巴莫、赛法晶片、十八所、明阳、三安电子、阿尔斯通、雷可德、京瓷半导体……可谓群星汇聚。 最近又有两个高端高质大项目落户滨海高新区:一是友达光电,全球著名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设计、研发及制造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面板制造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公司,大尺寸TFT-LCD面板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位居全球第二,其在滨海高新区投资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光伏技术,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约定年内开工建设,2013年达产;二是中国风电集团与湘电集团合作,在滨海高新区建设2MW风电整机生产厂,总投资10亿元,年产能可达200台,预计实现产值20亿元。
多家世界级新能源企业聚集天津,形成了新能源的产业集群,实现了新能源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产业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在风力发电、绿色储能、太阳能光伏等多个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天津目前已有风力发电企业56家,整机企业7家,叶片企业9家,齿轮箱企业5家,发电机企业2家,控制系统企业3家,其他配套企业20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天津风电行业中大约70%的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拥有世界领先的风机研发、制造、销售、维护技术。全球最大的风电变速箱制造企业汉森传动在风电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土企业中,鑫茂鑫风叶片自主开发了750KW定速定距型叶片和1.5MW变速变桨距型叶片两大系列产品,瑞能电气、康库得、赛瑞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
天津的绿色储能产业在国内占据核心位置,无论是科研水平还是产业化规模,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目前,天津已经形成完整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各种电池零部件等,锂离子电池厂商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31.5%到38.7%。天津绿色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力神拥有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中唯一的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锂离子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的科技创新体系,承担了国家各级科研攻关项目18个,已获249项国家专利,其中24项是发明专利,跻身全球锂离子电池企业前十强。去年,中海油在滨海高新区投资注册新能源公司,决定向力神投资50亿元,建设20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天津是我国领先的薄膜及聚光太阳能研发基地,集聚了十八所、南开大学等在光伏领域具有国内最高水平的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国内太阳能上市公司中,有超过70%的核心技术人员来自中国电科第十八研究所或南开大学。天津光伏产业发展涵盖了整条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包括晶硅制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非晶微晶叠薄膜电池、柔性薄膜电池、CIGS薄膜电池、CPV聚光电池、多晶硅电池组件等,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津能公司建成5MW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今年扩产到玻璃衬底太阳能电池100MW的规模。泰阳光电实施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中试研究,建成了我国第一条0.3MW的中试线。南开大学与企业合作正在滨海新区建设1MW非/微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基地。
天津LED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直接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达30多家。三安电子,国内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LED厂商,是国内唯一实现全色系高亮度LED的量产公司。产品合格率和技术参数均优于同行,作为中国第一品牌的优势非常明显。落户滨海高新区的三安光电LED项目选址在华苑产业区(环外)。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公司投资额10亿元,二期项目公司投资额30亿元。今年10月一期项目主体将封顶,12月投产。
在高新区,正在建设中的滨海科技园规划有6.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滨海高新区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新能源企业上市并购、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和发展配套企业。
据有关部门透露,一项针对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规划正在制定中,并于近期出台。规划中,作为天津八大优势产业之一的新能源产业,2012年产值将达1600亿元,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重镇。(天津日报 黄海京 穆秀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天津滨海高新区考察调研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锂离子蓄电池2亿多只,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等领域。温家宝详细了解了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制、生产情况。车间外停放着几辆用锂离子蓄电池装备的纯电动公交车、轿车。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纯电动轿车即将出口美国。温家宝为企业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他说,目前我国汽车年销量已超过一千万辆,耗能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汽车业必须走节能降耗之路,进一步发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已经上路,就要走到底,一定要获得成功。他希望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降低成本和能耗。【详细】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新能源产业升级主力军
连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频传喜讯。继天津最大的风电项目国电华北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在滨海新区大港开工后,位列全球前三的友达光电公司将其投资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放在了滨海高新区。目前,滨海新区的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大港等地不断吸引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等重大项目及机构投资设厂。 【详细】

滨海新区成为我国重要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企业有30家,包括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美国雷可德集团以及中国的东汽风电、明阳风电等。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聚集约40家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厂商,实现产值300亿至45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至30%。【详细】

天津滨海高新区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网·滨海高新 新闻图)
滨海高新区成带动天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津市全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由滨海高新区牵头制定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其中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储能电池、燃料电池、LED照明、节能减排等相关产业。预计到2012年,天津市绿色能源产值将达1600亿元,2015年将达到3400亿元,并成为该产业在全市的承载地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区,由此带动天津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详细】


友达光电能源产业项目落户滨海高新区 助力新能源产业升级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继天津最大的风电项目国电华北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在大港开工后,位列全球前三的友达光电公司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落户滨海高新区。目前,滨海新区不断吸引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等重大项目及机构投资设厂,滨海新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去年实现产值351亿元。风力发电设备、绿色储能电池等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备较强竞争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成为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主力军。【详细】

力神电池精心打造自主品牌 提升产品竞争力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精心打造自主品牌,制造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更是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产品销售和利润实现了逆势上扬。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滨海高新区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突出典型。2009年,全年销售电池1.22亿只,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全年上缴各类税收总计9400万元。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力神在国外市场销售额不降反升,出口创汇1.57亿美元,占到总体销售收入的71%。【详细】
力神联手中海油 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中海油总公司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投资注册新能源公司,将向力神电池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20条动力电池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研发能力,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详细】
中国风电集团投资总部落户滨海高新区
中国风电集团与滨海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中国风电集团投资总部和物流贸易公司正式落户滨海高新区。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立峰会见了专程来津的中国风电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顺兴一行,并出席签约仪式。天津市商务委、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参加。【详细】

光电子产业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呈现聚集态势
光电子产业目前在中国发展很快,且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三安光电等一批LED项目的落户,光电子产业在天津高新区已呈现聚集态势。目前,一部分国际跨国公司、国内中央企业,兄弟省市的排头企业齐聚天津,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使天津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详细】
昨日头条:

[滨海高新区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 [电子书近八成远销海外] [高新区新媒体领域年内产值将突破亿元大关]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