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临近高考,曾经学习优秀的儿子成绩突然开始直线下滑,这可急坏了同是教师的妈妈和奶奶。于是,两位长辈参考众多教育资料,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制定了详细的复习和提高计划。但令人惊讶的是,孩子非但不买账,脾气还开始变得越发暴躁,一周之内竟先后推倒奶奶和妈妈,导致奶奶左臂骨折,妈妈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
“这孩子曾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怎么现在变得如此不可理喻!”李女士说。儿子小刚小升初被保送至一所市重点中学,中考时又被留校,整个高中阶段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从高三下学期开始,儿子突然开始失眠,服用中药、西药都收效甚微,成绩急速下滑,到了三月降得更加厉害。李女士和小刚的奶奶给他制定了提高方案。但是,方案自实施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儿子的强烈抵触:“他说不想做题,不想学习,捂着耳朵什么都不听。”随着高考的临近,小刚的情绪波动越来越大,甚至逃学。上周一,78岁的奶奶说了他两句,他竟暴怒着从床上蹿了起来,一把将奶奶推倒在地,老人的左臂当即骨折。
“奶奶摔得这么重,他竟然一点悔恨的意思都没有,我说他,他就跟我豁命。”随后的几天里,小刚如发狂一般,课也不去上了,成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只要妈妈指责,就连推带搡,下手不知轻重,同时破口大骂,“他让我和他爸都去死,说我们都死了他就自由了。”李女士说实在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为何会变成这样。
事件一
《高三男生殴打妈妈发泄不满》
一名成绩不错的高三男生,把殴打妈妈当成了发泄心中不快的方式。男生认为这样才能让家长重视自己,同时也让家长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事件二
《找妈要钱不给 小伙自砍6刀》
只因为向母亲索要2000元钱不成,19岁的男青年用菜刀在胳膊上划出了6道伤口。
儿子:看到妈妈压力就大
最近一周,小刚正在接受心理治疗,情绪平复很多,他说自己就是控制不住,一听到奶奶和妈妈唠叨学习的事就特别烦躁,“我从小就比别的孩子辛苦,每天下课后还有周末都要去上各种培训班,回了家还必须吃她们的‘小灶’,我实在太累太烦了。”小刚说,其实学习不好本来自己就着急,还要听她们的训斥,就更加愤怒。
医生:对抗缘自分歧
“小刚现在最需要的是进行心理评估,以便对症治疗。”天津市安定医院科研处处长、主任医师杨贵伏说。
杨主任说,母亲和儿子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对抗,就是因为双方在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上存在根本分歧。和女生相比,青春期的男生更加独立,不希望父母,尤其是母亲过多干预自己的生活。而恰恰相反,母亲依然觉得儿子还是个小孩,凡事都离不开自己,“高考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孩子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蜕变,母亲却恨不得抱着孩子闯过这一关,所以肯定会有分歧。”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三起事情都是个例,与家长采取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有很大关系。
杨主任建议家长及时带领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评估,看孩子只是心理问题还是已经演变为精神疾病,因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情况差别极大。另外,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注意学习方法。(任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