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毛泽东一生接见过无数人,但接见饲养员却屈指可数,而先后11次接见的饲养员,只有叶洪海一人。这位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军人,是新中国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发明了“中曲发酵饲料”技术,解决了猪在饲养过程中的饲料难题。他的事迹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中央重视,周恩来点名派他到国外传授技术,他也因此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副团职领导干部。
叶洪海(1943-2005),男,汉族,河北省大名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入伍,曾任某装甲师机械化团副团长。
叶洪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担任连队饲养员期间,在没有资金、设备的情况下,用糠和麦麸做原料,成功研制出新型发酵饲料。1969年11月,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分析鉴定,他发明的饲料发酵新技术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黑曲霉饲料发酵技术的标准,并正式为其命名“中曲发酵饲料”。这位普通战士的事迹经各大媒体重点宣传报道后,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相继有数万人到他所在的部队参观学习。1970年,“中曲发酵饲料”在全国农村推广试用。1972年,周恩来点名公派叶洪海到阿尔巴尼亚等国传授饲料制作技术。一位普通饲养员,在这个看似平淡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为表彰叶洪海的先进事迹,1969年底,北京军区为其荣记一等功。1970年,中央军委授予其“模范饲养员”荣誉称号。叶洪海也因自己的发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中,毛泽东共接见他11次。他还先后当选为党的“十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0年,叶洪海携“中曲发酵饲料”技术参加了广交会,受到好评。
叶洪海的名字是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生是实干的一生、进取的一生,平凡中蕴含着伟大。他敢于钻研、善于钻研的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本报记者 白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