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王瑷丽”这个名字,也许不被大家熟知,今年52岁的她是“太阳村”里所有孩子们最爱的妈妈,她是本市北辰区太阳村特殊儿童研发服务中心的创办人。
1998年,王瑷丽从一位汽车设计工程师转行创办爱婴儿童服务中心,做起了婴幼儿早期教育、潜能开发和生活服务,对儿童生活成长状态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200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王瑷丽关注到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父母犯罪服刑而失去监护的儿童。经过深入调查走访,2003年她毅然放弃建立幼儿园扩大经营规模的想法,注册成立天津市太阳村特殊儿童研发服务中心,无偿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服刑而无人照管的未成年人。
7年来,她胸怀着一位母亲的朴素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义无反顾地倾情投入到自己规划的“助人工程”之中。她出资租下近郊的一套四合院,建起太阳村,按照从有关部门查访到的线索,费尽周折到处寻找孩子。随着太阳村规模的不断扩大,王瑷丽一边操持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一边打理着自己的公司,以保证太阳村一年20多万元的开销。很多人对她的举动不理解,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是捞取社会名声。面对质疑,王瑷丽没有气馁,因为这个事业不仅有家人的理解支持,还有那么多社会人士的声援,她只为孩子们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家。
她始终以博大无私的母爱,温暖感化着一颗颗曾经冷漠、孤寂的幼小心灵。在孩子们的眼里,她不但是慈祥的母亲、巧手妈妈,更是良师益友,是个讲诚信、有责任感、自信自强自立的长辈,孩子们这样评价她:“王阿姨人很好,很温柔,生气时,只摔筷子不摔碗。”形象地道出她的温柔与善良。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她内心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委屈和无奈,但她留给孩子们的却是阳光、快乐。
目前,她已先后收养帮助了32名在押犯的子女。进村时,最大的孩子15岁,最小的只有1岁半。在她的悉心调教下,有4人走上工作岗位,1人考上了大学,两人考上重点高中,还有两个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区级文明学生,1个孩子获得学校授予的“自力更生好少年”称号。王瑷丽本人于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荣誉称号,于2008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马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