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47岁的王书臣是公安红桥分局南头窑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多年来,他把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和快乐,为无数人送去了关爱和温暖。
早在1971年,9岁的王书臣就和小学同学张连喜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连喜三岁的时候,一场高烧使他成了婴儿瘫。小连喜上小学后,每天上学,只能由他瘸腿的父亲背着,吃力地在学校的楼里爬上爬下。看到这里,王书臣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个特殊的同学。一天放学后,王书臣对张连喜说:“以后我背你上学吧,别让你爸送你了。”
一诺千金。从那天起,王书臣一直将张连喜背到了小学毕业。学习很好的王书臣本来可以到好一点的学校,但为了照顾张连喜,他主动放弃了升入更好学校的机会,和连喜一起进了同一所中学,并要求和连喜分在一个班。就这样,王书臣背张连喜的日子又延续下来。1981年冬天,高中毕业的王书臣应征入伍。他一再叮嘱弟弟务必要替他关照好连喜一家。
1984年底,王书臣复员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王书臣又“背”起了张连喜,这一“背”又是二十几年。其间,他帮连喜成了家,找了工作。
王书臣的家庭并不富有,妻子下岗后经营一些文具、服装裁剪的小生意。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王书臣在积极参加分局组织的两次捐助活动后,又到红桥区委组织部缴纳了2000元的特殊党费。本报记者 赵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