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8月第一周的周末有6个项目开盘,但全周成交量依旧延续7月的下降走势,商品房和二手房的成交价格也都稳中有降。8月淡季说与市场拐点论成为业内人士对当前走势的两大观点。
“7、8月份本来就是楼市成交淡季,这几周的成交量连续下降也属于正常的行情周期变化,预计到9月中旬楼市成交量才可能止跌,价格则应该会与目前水平基本持平。”某地产公司企划部经理王倩表示,由于7、8月是楼市传统销售淡季,今年暑期出现的成交量连续多周下滑并非异常。据了解,7月至今的5周整体呈现成交量下滑趋势,上周商品房和二手房的成交套数更是分别下降15.6%和9.6%,仅7月最后一周出现短暂小幅反弹。津南区某项目负责人也表示,往年暑期由于气温较高,现场看房人气都会偏低,加上今年暑期开盘项目普遍集中在市区以外,多数买家都会觉得看盘不便而减少到现场交流的几率,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近段时间的楼市成交行情。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年初一直持续升温的“拐点论”或许是本轮成交量持续走低的真正原因。滨海新区某项目销售负责人许经理认为,经历了几轮政策洗礼,多数购房者对于后市更倾向于持观望态度,且上半年已经集中消化了一批迫切的刚性购买需求,下半年市场成交将持续低温,预计年底之前都难以明显回暖。
不过,一些大型综合体项目在下半年的集中上市也让不少购房者看好下半年部分区域的发展,很多二手房主也因此期待年底前能够看到部分区域的行情上扬。“老城厢区域的商业配套已经开始内装,这标志着年底前该商场必然正式开业,未来这里将形成新的商圈,估计房子的抗跌性也会更强些。”打算把富力城一套120平方米房子挂牌出售的周先生表示,他看好商业项目对区域的拉动,因为此前投资河东区某项目就曾因商业项目的启动而升值近半。
部分区域二手房挂牌价涨一成
河东、河北等规划建设比较活跃的区域,近期出现二手房挂牌量增加、挂牌价格提高的现象。地产中介业内人士认为,区域抗跌性强、升值空间大等市场预期是让这些区域二手房主有意提高挂牌价格的重要原因。
交通配套的升级以及商业配套的未来规划使河东区多个片区的房价都在近期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据链家地产市场部统计数据显示,8月首周挂牌量增长最为明显的是河东、河北等基础价位较低的区域,平均涨幅在10%-15%之间;挂牌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扬,但涨幅并不明显。例如,太阳城绿萱园三室两厅住宅,7月均价在每平方米12000元左右,同样户型的二手房在8月首周成交价格大约较7月上涨了50-100元/平方米,均价基本与6月持平。
以河东六纬路片区为例,伴随着9号线东兴路站、直沽站和十一经路站正式开通以及河东万达的破土建设,六纬路沿线及二宫、大直沽中路附近二手房市场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据河东区八号路某中介门店经理介绍,地铁9号线开通后六纬路沿线门店进店客户较之前增加近两成,其中挂牌卖家较多,且多数卖家表示不急于出手,挂牌价格有所提高。
“我这房子面积是105平方米,户型设计很合理,楼层又低,这小区虽然均价在17000元/平方米左右,但现在地铁快修通了,将来必然要升值,所以卖18000元/平方米左右以后也一样能升值。”业主张女士把自己挂牌在中介公司的卫国道附近一套房源标价从178万元提高到了190万元,价格提高近7%。
据了解,目前河东热点片区普遍存在高价挂牌的现象,挂牌价格相比5月份普遍提高5%-10%左右。卫国道一家中介地产销售人员介绍:“由于卫国道2号线年底即将全线通车,近期有不少二手房卖家陆续将挂牌价格提高,且议价空间并不大。”中介公司经纪人认为,不少房主都会特别关注自己房源附近的区域规划,并对房子未来升值空间具有一定判断,这也与眼下市场观望心态形成了买卖双方的心理落差。
购房者对楼市的关注也刺激了更多房源信息平台的快速升级。“总感觉跑二手房中介店找房源特别累,而且各店的资料也不够全面,所以我通常会先到网站搜索房源信息,然后再联系经纪人看房、议价,可以省下不少体力和时间。”购房者小程表示,网络房源是他选择二手房的重要渠道,对于他这样没有明确区域要求的购房者来说,网络点击率或热点成交片区等信息也往往直接吸引其关注,这也进一步推高了河东、河北等建设活跃区域的市场关注度。(记者 安元 实习生 付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