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昨日从在津举行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首发暨《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大典》(天津卷)启动仪式上获悉,本市多角度、全方位保护利用历史风貌建筑这一天津特有资源,在整修整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历史风貌建筑巡查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执法队伍和执法档案,强化日常巡查制度,近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1件。
“小洋楼”等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市特有的人文、历史、建筑资源,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自2005年正式颁布《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来,本市按照“应保尽保、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历史风貌建筑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的保护利用。
目前,天津市已先后开展五大道、一宫花园等历史风貌建筑区综合治理,整修历史风貌建筑786幢次、133.62万平方米,使原大清邮政津局、原金城银行等一大批著名历史风貌建筑恢复了历史原貌,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同时,还对82幢、7.7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整理,使静园、庆王府、民园西里、一宫花园等历史风貌建筑及街区成为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地标,展示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通讯员吴梅 李晶星 记者 邵隽 实习生 罗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