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自登陆我国以来,一路北抬,由于其威力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备受关注。不过,“梅花”似乎在和市民“捉迷藏”,受其影响,昨日(8月8日)天津市本应出现一场小到中雨,但由于其行进路径偏东,未对天津市天气格局带来太大影响,预计的降雨没有出现,风力也减弱了一半,网友戏言“梅超风”变成了“梅干菜”。气象专家表示,目前,“梅花”正向辽宁、朝鲜方向移动,对津城的影响已宣告结束。
“梅花”登陆朝鲜
防汛“警报”解除
从国家防总了解到,今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沿着我国东部沿海北上后,于8日18时30分前后在朝鲜西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9级。鉴于“梅花”登陆后强度继续减弱,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减小,国家防总决定自8日19时起终止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热带风暴“梅花”在行进过程中多次加强或减弱,最大风力达到了超强台风量级,生命周期较一般台风明显偏长。“梅花”5日下午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后,逐渐向我国华东沿海靠近。本以为会在华东沿海登陆的“梅花”,却在到达我国近海海域后转了一个弯,擦过浙江舟山群岛,北上山东半岛。此后“梅花”依然对登陆没有“兴趣”,在擦过山东半岛东部后继续北上,向辽宁南部沿海靠近,最终在朝鲜西北沿海登陆。据新华社
“梅花”为嘛总“跑偏”?
行进速度缓慢路径不确定
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可谓来势汹汹,不过,行进路径却让人捉摸不透。按照其行进路径,本应在上周六前后对上海天气带来较大影响,而事实上,上海虽有降雨,但强度远远没有预计的那么大;紧接着,“梅花”应在浙江登陆,但由于其行进路径偏东,并未登陆成功;就在昨天凌晨,“梅花”再次“跑偏”,原本要在山东半岛登陆,实际却在山东半岛以东90多公里处擦肩而过。为什么“梅花”屡次“跑偏”呢?气象专家表示,这是由于“梅花”行进速度比较缓慢,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路径的不确定性较大。
“梅花”会“杀回马枪”吗?
一路向北返回可能性不大
由于“梅花”行进路径偏东,对天津市造成的影响只是台风的外围云系,所以预计的降雨天气没有出现,台风给天津市带来的影响仅仅体现在云量增多,海上风力略大一些。
由于“梅花”行进路径诡异、不确定性较大,不少市民不禁担心,它会不会“杀回马枪”?对此气象专家表示,此次“梅花”一路北抬,出现“跑偏”的情况是由于路径偏东,但大方向仍然是向北,返回的可能性不大。按照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黄色预警,预计“梅花”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并逐渐向辽宁省庄河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并于昨日(8月8日)傍晚前后在这一带沿海登陆。
“梅花”刚走降雨接踵至
“梅花”擦肩而过后,津城气温明显回升。
根据最新气象监测信息分析,今天,天津市以多云转阴天气为主,东南风3级,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5℃。明天,津城以雷阵雨转晴天气为主,东南风3级,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后天,天津市以晴天为主,东南风3级,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
周末,津城或将再迎来一次降雨天气,届时,气温将有所下降,不过日最高气温仍徘徊在33℃左右。
立秋首日“秋老虎”发威
昨天是立秋首日,由于预计的降雨没有出现,天津市最高气温接近33℃,加之空气湿度一直徘徊在60%左右,闷热感觉比较明显。有市民担心:“立秋第一天就这么闷热,‘秋老虎’会不会频频发威?”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秋老虎”是否出现需要看天气系统的变化,必须结合气温和空气湿度。其实,虽然现在已经立秋,但仍在“伏天”里,所以,就算出现“秋老虎”也属于正常现象。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昨日(8月8日)4时33分,谚语说“早立秋,凉飕飕”,这是否准确呢?
气象专家表示,谚语并没有气象科学的依据,虽然已经立秋,但白天的暑热感觉依旧存在。据介绍,立秋并不代表着已经进入秋天,当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22℃时,才意味着迎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这要等到8月下旬或9月上旬。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立秋后再过18天,天气就会明显凉爽”的说法,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随着立秋的到来,天气的总体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凉爽,但精确到18天是没有经过考证的,天气是否变凉还需看天气系统的变化。”(记者 张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