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天津滨海高新区诞生。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同时在全球TOP500榜单位居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这是曙光公司继曙光4000A、曙光5000A之后再次进入全球TOP500榜单前十名。
据了解,曙光“星云”是在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公司、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共同研制的一款在滨海高新区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它是国内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星云”基于自主研发凸显“四高二低”技术亮点。高性能,“星云”系统实测峰值达每秒1271万亿次,使其成为国内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高效能,采用了自主设计的HPP体系结构、高效异构协同计算技术,高效易用的CUDA开发环境,极大方便用户操作应用;高可靠,采用全冗余设计,无单一故障点,在对系统Linpack测试中,“星云”表现出它的极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密度,单柜测试得出,“星云”单柜峰值高达25.7TFlops;低功耗,每瓦能耗实测性能超过4.98亿次,成为目前是国内最“绿色”的超级计算机;低成本,“星云”系统遵循SSI标准设计,实现专用计算机关键部件通用化和产业化,大大节省了用户产品扩容成本。
据介绍,曙光产业基地2006年落户滨海高新区,一期工程服务器年产量达10万台,实现了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历史跨越。2008年6月,每秒运算233万亿次的首台国产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研制成功并在滨海高新区成功下线,从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滨海高新区非常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像曙光公司这样在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滨海高新区从政策扶持、产业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为曙光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占地60余亩,将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并配备仓储、物流等设施。建成后,年产量将突破50万台,成为亚洲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基地。(记者黄海京)
相关报道:滨海高新区造出世界第二快计算机
5月31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公布超级电脑全球500强名单,曙光“星云”超过原世界排名第二的IBM走鹃
曙光“星云”将应用在天气预报、生物制药、食品安全、智能交通等多领域
滨海新区将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区域,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信息产业集群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6月1日上午,曙光在京正式发布了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超性能计算机的消息。曙光“星云”也成为继“天河一号”之后,滨海新区又一超性能计算机“巨无霸”。
星云算一天全体国人运算500年
高性能计算机星云由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研制生产,是目前我国实测性能超过一千万亿次的首台商用高性能计算机,其峰值运算速度可达每秒3000万亿次,实测Linpack性能达到每秒1271万亿次。除了超强计算能力,它还拥有超高密度、超高性价比、超低功耗以及超广泛应用等特点。据悉,“星云”计划于今年10月中旬交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在高交会前投入使用。
TOP500是全球最权威的超级计算机排名榜。该榜以超级计算机系统Linpack测试值为基准进行排名,每年发布两次,显示各国高性能计算科研实力。
据曙光公司总裁厉军介绍,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是国内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该机器采用了自主设计的HPP体系结构,并使用了Intel Xeon 5650+Fermi架构的NVIDIA Tesla C2050通用处理器。
成立于1995年的曙光公司,实现了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生产,构建了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服务器产业链。2008年,该公司推出了我国首款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并在当年发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上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第十位。
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代表一个国家计算技术的尖端科研能力。继“天河一号”的诞生后,高性能计算机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曙光“星云”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中国所有人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手持计算器不停计算500年。其性能已超越了之前我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一号”。
星云小体量产生大能量
记者从曙光天津公司了解到,曙光“星云”是中国首台实测双精度浮点计算机,该款机器不但具有高性能、高效能、高可靠、高密度、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与其他高性能计算机相比,曙光“星云”还具有占地面积小,应用范围广的优势。
据介绍,曙光“星云”的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实测峰值为每秒1271万亿次,IBM“走鹃”的占地面积为1100平方米,实测峰值为每秒1042万亿次,新区另一款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的占地面积则为1000平方米,实测峰值为每秒563万亿次。此外,据有关人士透露,曙光“星云”的最终售价将在3亿元左右。
小体量,大能量是曙光“星云”的一大特点,除了占地面积小外,曙光“星云”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数千万、数亿用户的访问请求,服务器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吞吐和处理能力。而这正是超级计算机发挥作用的舞台。据曙光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曙光“星云”将应用在天气预报、生物制药、食品安全、智能交通等多领域。比如研制一种新药,从化合物筛选到临床试验,一般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使用超级计算机,以计算机模拟的手段,科学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有效的药物化合物,不仅节省了购买真实化合物的大量资金,而且大大缩短了药物研发的周期。在智能交通的应用过程中,借助高性能计算机管理的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可以掌握得一清二楚。可以实现出租车跟踪、智能停车(差异时间收费、差异路段收费)等方面的示范。
随着曙光“星云”、“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生产和投入运行,滨海新区将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区域,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信息产业集群。
我国两款高性能计算机跻身全球超级计算机前十
5月31日正式发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上,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过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星云”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第二位,我国首台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位列第七位。 【详细】
我国首款个人“超级”计算机今夏在滨海高新区面世
记者从位于滨海高新区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基地获悉,我国首款个人高性能计算机“PHPC100”的升级产品“PHPC200”目前正处在最后调试阶段,今年夏天有望正式对外推出,实现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的“桌边化”使用。【详细】
津产曙光超级计算机“星云” 跻身世界第二位
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官方网站5月31日发布了最新的“500强”名单,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过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星云”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第二位。【详细】
每秒三千万亿次“星云”产津门 预计6月下线
记者从位于滨海高新区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基地获悉,我国首台突破每秒3000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星云”近日在曙光天津基地研制成功,预计于6月正式下线,并将实现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详细】
昨日头条:

[津六成动漫游戏企业在高新区] [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动漫研究院落户高新区]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在高新区考察]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