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6岁的如花年龄,却拥有8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在今年又凭借“弯头瓶口墨水瓶”斩获第三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让她再次成为津城小小发明家当中的佼佼者。耀华中学高二学生李畅,一个爱笑爱闹的天津小妞,为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新想法而不断地学习、实验、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扎实的科技实践活动完成了目标,实现了理想。
十几位院士听我答辩
最近,李畅获得“市长奖”的消息传遍了耀华中学。
很多同学大呼不可思议——那个爱笑爱闹,文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她,啥时候成了发明家?很少人知道,李畅的这项发明,从设计到获奖,整整用了四年时间。“我从小学习书法,总发现倒出的墨水要多于实际用量,浪费严重。小学的时候,我就有了改进传统墨水瓶的想法。但那时不懂原理,也找不到相应的方法和材料。”李畅说虽然那时嘲笑自己异想天开,但一直没有遗忘这个想法。进入中学后,通过科技课的学习,她开始尝试制作一个集墨水瓶与砚台于一体的器具。
真正着手实验后,李畅发现墨水瓶虽小,但改造起来不容易。这当中涉及三个难点:一是针对瓶体的形状和功能,既要达到美观的要求,同时还要便于生产和使用,不能改变其储存的基本功能;二是要在使用墨汁时避免占用别的容器而产生的浪费,让墨瓶和墨具合二为一;三是保证瓶中的墨汁能够一滴不剩地用尽。在学校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她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反复实验,将基本的瓶型容器做成弯头瓶口,这样既不影响立式包装储运,又可卧置蘸墨使用。而当容器装满液体卧置使用时,瓶口部分相当于很浅的小型墨槽。这样容器体内部气压低于瓶口大气压,压差值使瓶口液面低于容器内液面。“我还在瓶口处设有一个膏笔回墨架,有了这个装置后,膏笔时墨水就不会流到瓶子外边。”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作,李畅滔滔不绝。
凭借这份执著,2008年8月,李畅的新型墨水瓶参加了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一年后,她得到了入围“市长奖”喜讯。“‘市长奖’的评选十分严格,我没想到自己能入围。评选过程中有个与院士进行答辩的环节,需要在台上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自己。虽然很早就接到了通知,但我没抱太大希望。直到答辩当天中午,我还在修改自己的演讲稿呢。到了现场看到其他参赛者穿着正装,打着领带,我心里更没底了。”李畅说起评选过程的趣事不禁大笑。但当她描述自己站在台上,台下十几位院士聚精会神地听她的介绍时,却充满了信心。“规定时间20分钟,我说了半个小时。评委说我的作品虽然小,但很巧妙,用处也很大。”
笔发明“专业户”
新型墨水瓶的成功极大鼓舞了李畅。在学校科技辅导员的帮助下,李畅相继对毛笔、自动铅笔和钢笔进行了改造——8项发明专利加身,她成了名副其实的笔发明“专业户”。
“有次比赛时有评委建议我,如果毛笔不用经常洗,那就方便了。”李畅拿出来一个圆柱形笔帽,这是她比赛回来后开始设计的。笔帽从笔杆后方插入,既保持毛笔湿润性,又节省了清洗时间。
新型自动铅笔和可替芯钢笔也是她的“心血之作”。“普通自动铅笔使用一段时间后,铅芯变短,易于脱落。脱落的铅芯长度大约是整根铅芯的十分之一,浪费严重。”善于思考的李畅想到,如果在自动铅笔的笔头处添加一个弹性阻尼环,将铅芯卡住,这样一来,使残芯由原来的6毫米左右降到了2毫米以下,就节省了铅芯的使用。而她发明的可替芯钢笔,不仅有钢笔的效果,还不会像普通钢笔那样容易将墨水沾到手上。“上周学校组织钢笔字大赛,班上很多同学都是用我设计的新型钢笔参加的。他们说使用起来特方便。”李畅笑着说。
朋友眼中的“开心果”
在多数人印象里,发明家有点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几句话过来就捂嘴直笑的李畅,却是个热情开朗的姑娘。身为90后,她同样追星,自称已经做了6年多的五月天的忠实粉丝。她还喜欢和好友逛街、聊八卦,《快乐大本营》是她最喜欢的节目。身为宣传委员,她经常穿梭于学校各个活动的现场,不管是文艺演出还是运动会,都有她的身影。在朋友眼中,李畅是个十足的“开心果”。脸上时刻挂着笑容不说,好像没有愁事儿的样子。“碰到心情不好的同学,我就拼命讲笑话逗人家笑。我得了些发明方面的奖,但很多人不知道我是搞这行的。”
别看李畅嘴上这么说,其实她还有另一面。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会在台灯底下不厌其烦地画着设计草图,而在别人抱怨某件生活用品存在设计缺陷的时候,她会拿出本子认真记录,为创新积累素材。“我现在发现很多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从小事入手,发明创造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事情。”李畅说,学校每年一度的科技周,每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以及投资近百万元的技术实践中心、素质极高的辅导员队伍让她的发明梦想照进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