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天津市国土房管局获悉,由天津市企业开发的石油井改造新技术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该技术将石油废井射孔改造为地热井,建成一采两灌的地热开发系统。若将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地区现有石油报废井全部改造利用,可节省投资3300多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
该项具有国内创新意义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东沽石油井改造地热资源保护工程》,由天津滨海世纪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元。项目在分析和研究三眼石油废井附近区域的地质构造、地热地质条件特征的基础上,将三眼石油废井射孔改造为新近系地热井,建成一采两灌的地热开发系统。项目在今年供暖期进行了生产性回灌试验,回灌能力达100%,从而标志着中国新近系孔隙型砂岩热储层回灌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地区现有石油报废井27眼,利用该项技术将这些废弃石油井全部改造为地热井,可一次性节省投资3300多万元,节省钢材9000多吨,增加供热面积50多万平方米,每年还可替代原煤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前景十分广阔。
据天津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滨海新区地热开发主要为孔隙型热储层,目前该地区有地热井80多眼,且绝大多数都是单井开采,不具备回灌能力。天津滨海新区年开采地热水600多万立方米,年总回灌量只有30多万立方米。此项目成功后,单眼井的回灌量每小时能达到30-40立方米,相当于天津滨海新区所有地热井年回灌量的总和。此次利用石油废井改造成地热井,取得了很好的回灌效果,建成了石油井改造开采回灌示范工程,对今后天津滨海新区石油井改造和回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记者邵隽)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