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通过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一名科技人员或是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凭借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上的不断推陈出新,一批企业占据了市场“霸主”的地位。
常州高新区通过大力培育“瞪羚企业”推进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个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升至60%;一批海归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成为市场“霸主”。
引进人才 培育“瞪羚企业”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瞪羚企业”首先要吸引行业领军人才。
近日,经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批准,常州高新区选送的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赵善麒博士、常州瑞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徐飞硕士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
从2007年开始,常州高新区每年投入超亿元用于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奖励。至今,常州高新区已经吸引69名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签约落户,累计资助创业启动资金达6480万元;已注册的海归项目中,生物制药企业23家,软件企业17家,新材料企业8家,电子企业8家,动画企业5家,其他企业8家。
致力于绿色节能电力电子的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的赵善麒博士,已拥有1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由他领军的宏微科技目前已开发70种电力电子功率模块和芯片产品。使用该公司生产的高频电力电子技术,将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节约高达20%-60%的能源。
常州高新区瑞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请9项专利,其中有5项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瑞择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0纳米光掩模清洗设备,整台设备都是由瑞择独立完成,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并被无锡华润微电子公司采购。
瑞择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留美硕士徐飞说:“在常州创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住所),我一到常州就得到落实;常州市制造业发达,上游产业链有很强的配套;创业中心、组织部门、侨联等各级部门提供了一条龙服务,这让我们海归真实地感觉到不是一个人在创业。经过一年亏、二年平的初创阶段之后,今年瑞择可望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销售,同比增长5倍,实现较快增长。”
作为中国首位电力电子博士,赵善麒冲破国外技术垄断,打造民族“绿色节能芯”;由留日专家肖克建等组成的创新团队,研发出中国金属管材行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原创——铜铝高效换热复合管,每年仅空调行业应用就可为全国节能20亿千瓦时以上。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煤矿防爆智能定位系统的发明、废水回用技术的突破……一大批领军人才的引进,正日益成为常州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常州高新区通过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一名科技人员或是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北区党工委书记戴源说。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像赵善麒、徐飞一样,大量的领军型海归人才项目入驻常州高新区,当地政府在搭建载体、创业辅导、融资对接、加强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工作。
由于大部分海归只拥有技术优势,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众多方面上欠缺经验,常州高新区于2008年1月启动实施了“创业导师”制度,先后4次共聘请了42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担任创业导师,促进创业企业顺利度过初创期、缩短培育期,早入加速期,快速做大做强。
为了解决海归创业启动资金少的问题,常州高新区通过搭建创业企业投融资对接会等平台,成立常州高新区投资服务联盟,促进投融资机构和海归企业对接。同时在企业的成果申报与项目鉴定上,特别是在申报江苏省和国家级重大项目上,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近两年来,常州高新区累计为海归企业争取到各级各类政策扶持资金逾亿元,为海归企业融资民营资本和风险投资资金逾亿元,大部分资金投向了领军型海归企业。
2009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全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培育院士工作站10家;开展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活动14次,签订合作项目82个;新增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引进各类孵化企业110家,引导8家企业与高校、企业合作实施“助推车间”;78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2009年常州高新区申请专利2100件,获得授权1050件。
目前,常州高新区已经拥有多家 “国”字号创新创业平台,如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三药”产业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各类孵化器面积发展到45万平方米。凭借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上的不断推陈出新,一批企业占据了市场“霸主”的地位。
让专利大户成为盈利大户
2009年,常州高新区申请专利2100件,获得授权1050件,分别同比增长57.89%、161.2%,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09年常州高新区启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编制,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目前,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还是个人获得的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只要是申请地在常州高新区内,就可以享受奖励政策。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权奖励6000元/件;获得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及美国、日本、欧盟各成员国等国家、地区发明专利权的各类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只要在园区内注册、纳税并形成区级财力,享受更高奖励金额,奖励3万元/件;即使是从事管理、咨询等为专利工作做出突出“后勤”成绩的个人也属于奖励范围。
常州高新区加大对专利转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让专利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在科技计划申报工作中,将拥有1项授权发明专利或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申报成果转化项目的必要条件。
2009年,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矿用无线通信及人员管理系统”、常州市德春电器有限公司的“24kV树脂式负荷开头”等14个专利转化项目共获得扶持资金410万元。以兴荣高科、天合光能、新科精机、盛士达、爱思特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在专利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为“江苏省专利试点企业”,园区内一批微型公司迅速成长为经济顶梁柱。
常州常荣电器有限公司通过压缩机内置式保护器的专利实施,产量大幅提升,市场份额由2007年的10%上升到20%。2009年该公司2500万只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项目的技术改造又获得常州高新区技改贴息。专利大户常州天合光能、康辉医疗、联力科技、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等一批企业已成长为纳税大户。
同时,常州高新区还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保护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常州高新区人民法院在创意产业基地和汽摩配、西夏墅刀具等特色产业基地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为企业知识产权诉讼开辟了诉前证据保全、立案的绿色通道,构建了诉调对接平台,并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案件审理和调解,为区域经济发展编织了牢固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