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为了维护公园整洁靓丽的环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河东公园、水上公园等八大公园免费开放后,实施了多项“禁止令”,其中一项就是禁车(包括自行车、助力车、机动车等,但婴儿车、残疾人车除外)。这让一部分以微型助力三轮车为代步工具的市民犯了难:行动不便,弃车游园不现实;园方又禁止微型三轮车入园,这可怎么办?
【市民反映】 助力三轮车不让进公园
河东公园 走后门
家住河东区万河小区的吴女士今年41岁,3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后,腿脚不便,很少出门。几天前,在父母的劝说下,她才同意到附近的河东公园散散心,但当她驾着微型电动三轮车准备入园时,却遭到公园管理人员的阻拦。对方表示,依据相关游园规定,微型助力三轮车是禁止入园的。尽管吴女士出示了随身携带的残疾证,但对方还是以按规定办事为由予以拒绝。在吴女士的一再坚持下,对方最终破例让她从后门入园。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没有绕到后门入园。首先绕到后门路途很长,而且路不好走,另外就是我不喜欢被人同情,本来公园免费开放就是面向所有市民的,我却因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在被同情后,才允许从后门入园,我觉得这是对残疾人的歧视。”
水上公园 不能进
无独有偶,今年78岁、家住体院北的刘大爷准备进入水上公园游览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因代步工具是助力三轮车也被公园管理人员拒之门外,未能如愿游园。“他们只允许轮椅进出,还要有人陪同。但儿女们工作很忙,让他们平日放下工作陪我遛公园很不现实。而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不能走长路,出来逛公园散散心只能靠助力三轮车代步。”刘大爷说。
二宫 勉强同意
相比之下,今年50岁的残疾人韩大娘则要幸运一些。据韩大娘说,当她乘坐着助力三轮车准备进入二宫游玩时,虽然起初也遭到管理人员的阻拦,但当她向管理人员出示了残疾证后,管理人员勉强同意她进园,只是一再提醒她要绝对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记者调查】 特殊人群需要更多关怀
记者随后对几大免费公园进行了调查。河东公园管理人员表示,他们确实禁止助力三轮车入园,原则上前门、后门都不允许,即使有残疾证也不允许驾驶助力三轮车入园。乘坐轮椅,则是被允许的。问其依据时,管理员则示意,公园入口显眼处有游园须知。须知内共涉及5项“禁止”,第一项便是禁止任何车辆入园(轮椅除外)。除此之外,长虹公园、人民公园等也同样坚决禁止电动三轮车入园。而水上公园的管理人员则表示,他们虽然也禁止助力三轮车入园,但基于全面考虑,已经为这些行动不便的人准备了若干辆轮椅。他们可以乘坐助力三轮车来公园,换乘公园为其准备的轮椅游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吴女士和刘大爷反映的问题很多市民都碰到过,这些市民多为以助力三轮车为代步工具的残疾人、老年人以及一些腿脚不好且不方便走长路的普通市民,他们表示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园禁止他们这类人群乘坐微型助力三轮车入园,给他们游园造成了极大不便,甚至有的直接将他们拒绝于免费公园之外。“为什么园方不能多为我们这些特殊人群考虑一下呢?特殊人群是需要更多关怀的。”吴女士说道。
【市民建议】 错峰游园保障市民权益
虽然“禁车令”是基于市民游园安全等多方面考虑而设的,但是否可以为这些特殊人群考虑一下?市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错开游园高峰时间,在游人不多的情况下,如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允许市民乘坐助力三轮游园。对于持有老年证或残疾证的人能否适当“通融”,既能保障市民游园安全,又能保证这类人群的游园权益。记者 张清 刘彩霞 实习生 王彦淇 摄影记者 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