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9-09/28/41/res05_attpic_brief.jpg)
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天津就开始探索节约用水之道。如今,天津各行业、多领域开始了深刻的用水变革,走上了一条节水体制机制的创新之路,并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率先成立了节水管理部门。1983年9月,天津挂牌成立了城市节水办公室,节水作为政府职责开始全面履行。2001年以来,天津市成立建设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进而扩展为建设节水型社会领导小组,城市节水办公室更名为天津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开始了由建设节水型城市向节水型社会迈进的重大转变。
率先出台了节水法规。2002年,天津颁布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节水法规——《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配套颁布实施了《天津市实施<水法>办法》、《天津市取水许可管理规定》、《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等数部节水配套法规和规章,初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建设法规体系。
率先出台了节水型企业和居民小区创建标准。天津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率先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个《节水型企业标准》和《节水型居民生活小区标准》,公布了《天津市节水型产品名录》,建立起节水器具市场认定和准入制度。颁布实施了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3大类、404项用水定额标准。
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节水经济杠杆调节机制。自1996年以来,先后8次调整自来水价格,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初步形成有利于节水的水价形成机制。
此外,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天津也站在全国的前列。依托滨海优势和发展战略东移的契机,我市加快推进海水淡化利用,天津市被命名为国家级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全市年直接利用海水14亿立方米,年海水淡化达500万立方米,在建项目海水淡化能力达9000万立方米,规模全国第一。本市规定新建项目必须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实行分质、分类供水。目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17万立方米/日,铺设再生水管网238公里,新建约1500万平方米居民小区实现双管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