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市科委加快推进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各重大项目顺利进行。上半年,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完成总投资19.9亿元,累计投入总经费92.5亿元,累计研发经费13.2亿元。目前,重大项目中已有39个子项实现产业化,其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58.2亿元,利税7.15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30.3亿元,完成利税15.2亿元;35项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发出新产品195项,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
据悉,目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批产业化项目顺利实现了逆势发展。实现产业化的39个重大项目的子项上半年已完成销售收入58.2亿元,利税7.15亿元,特别是小分子药物研发与制造服务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因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上半年,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扩大向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实现了4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天津要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8132万元,同比增长25.5%。
截至上半年,35项重大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5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67项,近日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57/63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正在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八月交付欧洲跨国轮胎企业。
通过实施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市科委还积极推动了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的建立。6月底揭牌成立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成为了国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目前,其各公共技术平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共有22个研发团队入驻开展新药创制。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大楼也已基本建成。在推动已有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的同时,市科委还加大了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以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和国家大院大所为重点,成功引进了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重大项目,被列入正在筹备实施的第三批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 (记者 李夏 万红 实习生 秦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