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记联网讯 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摆上更加重要位置,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蓟县是天津市的一个远郊区县,与天津其他区县相比,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该县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努力开创城镇化发展新局面。
以蓟县新城规划建设主导城镇化发展
蓟县的城镇化率正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城镇的建设和改造是主要驱动力。该县城乡总体规划将全县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为“一城四区、集约发展,一轴两带、山水生态”。“一城”,即蓟县新城。新城定位于“文化古蓟州、京津后花园、健康产业城”,是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建设蓟县新城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保护于桥水库水质、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迅速打开蓟县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蓟县新城规划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新建区27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50万人,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分3期实施,10年完成。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新城一期13.5平方公里建设任务,打造以中央公园为绿核的新城中心,实现生态景观与文化载体要素集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功能完备,形成标志凸显、魅力独特的新城核心区;开工二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旅游文化和健康养生产业项目批次落地,基本形成蓟县新城框架。
蓟县将依据新城定位,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载体功能,形成57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按照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办法,在新城安置区安置7个乡镇的84个村、5.5万人,建成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区,使蓟县新城成为带动全县城镇化发展的龙头。
打造文化新城、花园新城、产业新城
蓟县建设新城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而是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并举、同步推进,确立打造文化新城、花园新城、产业新城目标,将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生态、产业等问题统筹考虑,使城镇化真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化是新城建设的灵魂。蓟县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中国千年古县。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蓟县将围绕“建设文化强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一城一带多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以打造“文化新城”为抓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入挖掘蓟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练出魂,体现出形,彰显千年古城神韵,展示现代都市文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生态是新城建设的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蓟县是天津“北生态”的核心区,是京津都市的绿色屏障。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蓟县将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按照打造“花园新城”目标要求,做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不断凸显山水园林格局的城市特色。
产业是新城建设的支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没有产业支撑,不仅发挥不了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还会拖累区域经济发展的后腿。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蓟县将牢牢把握新城这一产业发展的最大载体,以打造“产业新城”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做大新型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城镇化积聚可持续发展动力。
确保还迁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蓟县新城自2011年开工建设,不到两年时间农民安置区已形成了基本框架,今年将有一大批农民迁入新城。让还迁农民充分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蓟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配齐学校、医院、商业、餐饮等基础设施,让群众生活更加方便;为新城腾迁农民提供商贸设施,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其收益用于补贴物业管理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加强进城农民创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高就业增收能力,认真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需要破解很多体制机制难题。2011年,天津市在成功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基础上,启动了以“农改非、村改居、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化”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的有益尝试。蓟县将以新城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三改一化”配套改革,将土地利用规划、农地征收补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户籍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把农民进城后的行政管理、社区管理、治安管理和物业管理通盘考虑,切实解决好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序推进进城农民向市民转变,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