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欧阳自远是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我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同时担任天津理工大学的名誉校长。曾多次来到南开大学等本市高等学府,为津城学子传道授业解惑。
将首次在月球上观测天文
记者:上个月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您了解到的“好奇”号火星车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月球探测除了常规的探测之外,特色之处在哪儿?
欧阳自远:月球车和火星车有所不同,第一,月球的环境要比火星更严酷。“白天”“晚上”都是半个月,“白天”温度比火星高得多,“晚上”温度比火星低得多。第二,不论是月球还是火星,各自国家的探测目标是不同的。“好奇”号最特殊的一条是安装了三台仪器,最重要的任务是探测火星现在和过去存在生命的环境,这是它们的深远目标。这些仪器的功效是要测定火星表面的甲烷以及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的变化,从而判断火星上的甲烷是生命活动产生的甲烷还是非生命活动产生的。
我们的登月探测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着陆器上放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天文望远镜,在月球上观测天文比地球上容易多了,地球有大气的活动和各种污染,而月球上是超高真空的,望远镜的分辨率也是很高的,这是第一次在月球上观测天文。另一个是一种特殊的相机,主要的任务是探测地球的等离子体层的变化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这两个是比较特殊之处。
我们的月球车上安装了红外光谱等两台设备,它们可以探测月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和矿物是什么,这个做得很精细,一边走一边探测。另外比较特殊的还有一台仪器,是在月球车底下安装了雷达,可以探测大约100米深度的结构,也是边走边探测,走多远就探测多远的装置。有这么多新的设施,我们期望能够获得一些最新的探测结果。
天津火箭将带嫦娥上天
记者:近年来,天津也致力发展成为“航空航天城”,在您了解的探月工程领域,天津贡献了哪些力量?
欧阳自远:天津近年来的发展令人鼓舞。“嫦娥三号”我们还是用已有的组件,“嫦娥五号”将实现采样返回,到时我们需要用更大的火箭,这个火箭就是在天津滨海新区研制的,很快就将实现。今后很多重大的探测活动都将要用到天津研制的大火箭。火箭是所有航天活动的基本基础,否则根本上不去,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这一项是天津对航空事业独一无二的贡献。
当然天津的工业、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强的,还有不少企业都对“嫦娥登月”做出了非常切实的支持,我也非常感谢。而且我也相信以后天津还将对我们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嫦娥之父”释疑阿波罗登月
3天前,一直热心为大学生打开探月之窗的欧阳自远院士还来到南开大学,为南大师生带来了题为“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为大家释疑了“美国阿波罗号是否真的登上过月球”等难题。欧阳自远介绍,目前对于阿波罗号登月的质疑,关键疑点主要有三处。
一是照片上的美国国旗有迎风飘扬的感觉。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宇航员登月所携带的国旗本身就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而且不似一般国旗只有旗杆,在国旗的横向也有一条横杆,使得国旗有张挺的感觉。
二是照片中美国宇航员出现了两个影子。月球只有太阳一个光源,怎么会有两个影子?但照片是在航天器附近拍摄的,太阳光照在航天器上经过反射又形成了一个光源,所以才会出现两个影子。
三是有人质疑照片上宇航员的脚步太过清晰。这是因为月球沙粒质地与地球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且月球处于真空状态,踩出的脚印可以长时间保留。
此外,他还就“2012世界末日说”“外星人是否存在”等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学阐释,寥寥数语,却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