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上午,临港地区进行了第6次增殖放流活动,6万尾半滑舌鳎鱼从临海经济区外海被撒入渤海,这些8-9公分长的鱼苗经过一年的时间将长成1-2斤重的成鱼,待明年长成之后,将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丰富百姓餐桌。
鳎鱼主要产自黄渤海区,是典型的地方性鱼类,因鱼种本身繁殖能力非常弱,所以比较稀少珍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空间开始向海洋拓展,填海造陆、船舶进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这种鱼是近海暖温性大型底层鱼类,本身繁殖能力较弱,增殖放流对人工修复海洋生态、增加海洋渔业资源具有促进意义。”滨海新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国家海洋环境 监测中心站连续7年的监测,临港海域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标有所增加,底栖生物由2002年10月未采集到样品到目前已有11种,海洋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实习生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