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将画绘在纸上、墙上、衣服上的方式司空见惯,滨海却有一人将画“盛”在了瓶子中。在他的工作室里,200多瓶精品沙画成了最具特色的装饰,几十种五彩细沙摆满了工作台,一台电脑则时刻为他提供着创作灵感。目前,滨海瓶中沙画第一人张志刚已经制作出了数百瓶精品沙画,而这些带有浓郁中国色彩的瓶中沙画已被包括英、美、日、意等8个国家的外籍友人珍藏。他希望能够用这些软软的彩沙展现中国文化,做滨海的“沙画张”。
沙瓶画最早是阿拉伯游牧部落的民间艺术品,常年生活在沙漠里的人们将不同颜色的沙子灌入形态各异的玻璃瓶中,在瓶中堆出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张志刚第一次见识到沙画的魅力是在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上,当时看到约旦萨拉汗家族“点沙成金”般的技艺时,张志刚彻底被震撼了,简单的工具,一个瓶子,一把沙子,一双手就能做出精美的艺术品,“当时我和爱人就决定要习得这门手艺。”张志刚说。一连两次的拜师都被拒绝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当他第三次拿着偷师学来的失败品再次请教沙画大师的时候,这位约旦老师终于被打动,不仅手把手地将张志刚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还把瓶中沙画的制作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由于之前并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张志刚的起步非常艰难。构图是一大问题,开始的时候作品非常不协调。他还记得,第一幅作品是经过了200多次实验才成功的,拿着这幅“大漠风光”,他激动了好几天。现在技术熟练了,张志刚基本做到在脑海里构图,辽阔的沙漠,抽象的骆驼,简单的太阳就可以组成一幅画,他用不了一天就可以做出来。随着作品越来越多,张志刚开始想着将中国文化融入约旦的国粹中。最早,他想把中国汉字“放进”瓶子中。约旦传统沙画基本上只需要埋、拨、推、压等步骤就可以完成,当他创新汉字沙画的时候,横平竖直还好“绘画”,而用细细的铁丝钩子在沙子中体现出汉字的灵性,就需要在操作手法上有所改进。在研究“囍”字的时候,张志刚一面想着构图,一面想着比例,还要兼顾着并不纯熟的新技巧,往往几个小时下来,仍然没有什么头绪。为了让汉字在瓶中的沙画更加立体更加飘逸,他又加入“钩”和“挑”等手法,终于使汉字显得柔和起来。尽管这样,做一个汉字作品仍然需要将近一周的时间,没有练习过的字也要试个20多遍才行。
除了内容上的创新,张志刚在瓶中沙画的装饰上也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一般的沙画都是通过石灰或者胶泥来封住瓶口,张志刚则用中国传统的麻制品替代了传统手艺。“原先的封口方式看起来并不十分美观,瓶口处显得有些粗糙,于是我和爱人就想用圆形的小麻垫来代替,没想到反而更加美观了。”根据一些玻璃瓶的造型,张志刚还把瓶中沙画制作成了小烛台,很多年轻人都对这样的作品青睐有加。工作之余,他还会去星巴克现场作画,在那里结识了很多外国友人,“当他们看到我做出精美的汉字艺术品时,甚至会惊讶地叫道中国文化如此神奇,听到他们这样说我十分自豪,说明我的中国风沙画得到认可了。”张志刚笑着说。虽然已经给瓶中沙画做了不少创新,但他认为自己比起天津的传统手工艺还微不足道,“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为沙画中的佼佼者,让人们提到沙画就想到在滨海新区还有一个‘沙画张’。”
新年张志刚还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能够到小学教孩子们制作瓶中沙画。瓶中沙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手艺,对锻炼大脑和小脑的配合非常有帮助,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将这门外来的手艺发扬下去,更好地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记者 王祖凌 见习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