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春节过后,滨海新区不少企业出现“用工难”,而外来建设者的流动性就工正加剧这一现状。流动性就工原因何在?是收入问题还是或有他因?昨天,本报记者走访滨海新区天保、天润、国翔等大型外来建设者公寓,听外来建设者详说“收支账”。
收入情况是跳槽主要原因
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保公寓是保税区较早的外来建设者公寓之一。在2004年前后,曾一度入住员工超过千人,然而。据介绍,目前该公寓入住人员仅是昔日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
来自河南省的王盼盼,1992年生人,说起自己的工作以及收入等还算满意。从去年起,企业执行工资新标准1160元,加上加班费,每个月收入平均能在3千元左右。记者随机对该宿舍的5名女孩展开调查,发现她们月收入相差不大。个人储蓄也因人而议,多者达2万元,少者也有近万元。当中,多数人都有“跳槽”经历,收入比较、企业环境适应因素是主要原因。“在去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后,部分未及时调整的企业就出现了员工大量流失的现象。”宿舍管理员徐淑华说,因为多年从事宿舍管理,她明显感受到,现在的打工者,信息传递快,自我诉求和自我价值标准更加提高。
打工夫妻盼公寓有“夫妻房”
来自山西临汾的刘俊俊目前在新区一家番茄酱生产企业打工。每天工作12小时,8小时以外,加班,除基本工资1160元外,每月加班费能收入2千多元。他的妻子也来到新区打工,每月收入在2千元左右。但二人都住在单身公寓,可谓同在新区的“分居夫妻”。说起自己的储蓄,主要是吃饭以及生活其他花销。“即使省着花,每月也只能剩下一个人的工资。”刘俊俊说。他告诉记者,目前,新区大多数外来工公寓没有“夫妻房”,成为他和妻子的一大困惑。
不过,记者发现,面对用工难,一些企业正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年后,新区一家企业在招聘信息中声称,免费为员工提供住宿以及厂区夫妻房。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申请。
外来建设者个人诉求更高
开发区十三大街附近的天润公寓,是新区外来工集中聚宿区之一。目前,入住人员超过6千人。而服务企业中,不乏富士康等知名单位。来自甘肃平凉、曾各处打工的赵垒目前在新区某企业打工,他每月的收入超过2千元。“新区这边的物价挺贵,有些消费品价格已经赶上了北京。”他对记者说。
通过大量走访调查,记者发现,随着新区各级部门以及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提升,其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都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同时,随着外来建设者的年龄结构更趋年轻,知识结构更加优化,信息接受更加便捷,其利益以及个人价值诉求也有明显变化。而解决用工难,除不断拓展用工渠道,增加来源外,以更大力度满足其合理价值诉求,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将是众多企业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记者 张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