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按照《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2011~2013年)》的部署,滨海新区提出全面推进“十大改革”的发展目标,确定了10大领域的26项重点项目。近日,本报记者从滨海新区获悉,这“十大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综合配套改革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推进。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滨海新区加大机构编制管理改革创新力度,学习先进地区机构编制管理经验,努力探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切实推动新区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在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滨海新区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定单式商品住房管理办法》、《蓝领公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确定了滨海欣嘉园片区、散货物流片区和轻纺新城片区3个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片区。
在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方面,滨海新区启动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汉沽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已挂牌运行,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48个,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120个。实行社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减免门诊挂号费,补助患者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了居民健康档案3.2万份,强化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截至2011年9月底,在新区注册的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超过1800家,协议(认缴)募集资金额超过3000亿。与日本亚洲株式会社、滨海创投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规模为8亿元的日亚(天津)创业投资基金。
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滨海新区加快落实国家支持政策。2011年8月,争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功能区营业税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在东疆注册的航运、仓储、物流等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滨海新区组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发布《滨海新区科技统计调查工作实施办法》。筛选了300家重点企业,重点扶持培育科技小巨人和领军企业。
在土地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按照国土资源部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地管理改革专项方案》,滨海新区组建了改革领导机构,落实了具体责任分工。制定《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新区耕地后备资源挖潜工作,在中塘镇、太平镇等地实施农民自行开发耕地项目,已完成验收约187公顷。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新区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滨海新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启动新区国有企业产权换证工作。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滨海新区做好市政府第一批下放新区110项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和落实工作,建立完善新区、城区和功能区、街镇3个层面的行政服务中心,合理划分审批权限,形成分工合理、职能明确的审批服务体系,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荣获本市唯一的行政审批管理改革创新奖。
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改革方面,滨海新区编制完成《滨海新区社会管理创新五年规划(2011~2015)》,制定了《滨海新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上述“十大改革”正是这一工程的基础。它不仅将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而且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改革中的共性难题相结合,为实现率先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搭建框架。(记者 李杨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