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镲
升纸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过去老人们曾说,天津是“河边一溜沽、海边一溜堡”。这个“堡”,就是指天津沿海散布着的一个又一个小渔村。到了近代,滨海地区带有堡字的村子只剩下于家堡、蔡家堡和高家堡。于家堡,位于海河入海口附近,早年间就不见了村落的景象,如今更是日夜机声隆隆,成为滨海新区的高端商务区。高家堡,也曾有过渔船聚集的热闹景象,但在2007年就已经拆迁,它的旧址上建立起崭新现代的中心渔港经济区。而离它不远的蔡家堡,凭借悠久的渔业历史和丰富的海产品远近闻名,如今也开始了变迁的脚步。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十大战役”中的滨海旅游区建设,将蔡家堡所在的区域规划为旅游文化园。在明朝永乐年间就立村的蔡家堡,迎来一次全新的蜕变。300多户人家、1800余人将离开祖祖辈辈生养他们的渔村,离开世代祖先开拓的人烟稀少、贫瘠落后的退海地,开始他们的新生活。虽然村民们早就盼望着拆迁,但是大家对改变这种日出奔海上,日落回家园,潮汐按时转的生活方式和离开这块世世代代繁衍生存的土地,还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今年元宵节期间,在滨海新区举办的花会表演活动现场,极富渔家气质的汉沽飞镲表演,再一次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主角”。
汉沽飞镲,最早起源于渔家出海作业活动,被学者誉为天津传统渔家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曾经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渔业文化的渔村陆续搬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渔村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多年孕育的这些传统渔业文化却不应被人们忘记,更需要我们的记录、珍藏。记者走进滨海新区北部汉沽海边蔡家堡这个正在变迁中的渔村,与曾经的渔民一起品味饱蘸海水咸味的渔家民俗……
升纸
他拿起一瓶白酒,从船头洒到船尾,再点燃鞭炮,从船头到船尾做着捞鱼的动作,嘴里念叨着“一网银,二网金,三网捞个聚宝盆。”旁边各家渔船的鞭炮也陆续响起来了,礼花、蹿天猴带着五彩的光焰在空中闪耀,浓浓的酒香和火药味弥漫开来,场面非常热烈。
大年夜,月上中天,蔡家堡码头的渔船亮起了点点灯火。人们自发地来到码头,登船,虔诚地举行渔家每年最隆重的一次祭祀活动。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蔡家堡渔村,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饭,渔民笃信佛神,供奉观世音菩萨,俗称“护海娘娘”,逢年过节上供烧香祈求保佑。蔡家堡的渔家至今完整地保留着渤海湾渔家最传统的祭祀活动。每年除夕夜,他们都会在船上洒酒、放鞭炮、载歌载舞。这项仪式俗称为“升纸”。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升纸”在蔡家堡已经流传了很久,只在十年浩劫中曾暂时中断过几年。
“升纸”一词,在关于汉沽历史的典籍中对其注解为:除夕,早起全家人更换新衣。入夜,正房门边挂灯,贴起新灶王像,然后熬五更。神话传说中,当年姜子牙封神忘了自己,这天夜里诸神到位,姜子牙没去处,便去看守天灯。他的老婆是扫帚星,挨门串户找他回家过年。人们怕扫帚星闯进自己家里不吉利,便放上芝麻秸。三更天升大纸,就是全家烧神码,由家里的主要男子跪拜,祈祷一年平安,然后全家煮水饺吃,各种忌讳、禁例儿从这天早上开始。蔡家堡的渔家人就是按照这一传统,在这一夜举行升纸仪式,祈祷来年海上捕鱼的平安与丰收。
“我第一次参加‘升纸’,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冬天,我们弟兄四人跟着三哥的老丈人合簰的新船,家里又有了自己的船。过年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恢复了‘升纸’的传统。做了一辈子渔民的亲家爹,对渔家生活非常熟悉,是他领着我们去‘升纸’。”蔡家堡年逾四十的渔民刘翠波回忆。
今年除夕夜,晚上10点钟吃过年夜饭后,刘翠波带着酒和鞭炮从家里出来,向海边停船的地方出发。这时,码头上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多同村的养船人,村里专门买了二三十枚大型烟花集中燃放,为了防火还派出了多名值班的后勤人员。
找到了自家的船,刘翠波点亮了船上的蓄电池灯。他拿起一瓶白酒,从船头洒到船尾,再点燃鞭炮,从船头到船尾做着捞鱼的动作,嘴里念叨着“一网银,二网金,三网捞个聚宝盆。”旁边各家渔船的鞭炮也陆续响起来了,礼花、蹿天猴带着五彩的光焰在空中闪耀,浓浓的酒香和火药味弥漫开来,场面非常热烈。
“自从我开始上船打鱼,年年‘升纸’就没有少过。随着旅游文化的兴起,这一独特的渔家文化也吸引了很多游人来这里拍下很多精彩的照片。”刘翠波说,“今年除夕,我也特意多拍了一些照片,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机会了。”他一张张向记者展示他的摄影作品,照片攥在手中,眼底闪烁着无尽的留恋和不舍。
随着蔡家堡村整体移居,也许今年的“升纸”就是这个古老渔村的谢幕表演。这一夜的焰火格外的醒目。有人们对过去的怀念,有人们富裕后的喧嚣,也有人们对明天的期盼。
飞镲
“飞镲对体力要求比较高,每段表演3分钟到5分钟,要‘飞’得精彩,整个演出半小时、一小时也得撑得住场面。”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六点半,零下七八度的低温里,汉沽新开中路上的花会表演却热闹非凡,蔡家堡飞镲队正在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卖力地表演,赢得了围观的群众阵阵喝彩。表演队伍中,一只直径超过1米的大鼓尤为显眼,一个矫健的身影上下翻动敲击鼓点,身手敏捷、步履轻盈。谁能想到这其实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就是蔡家堡飞镲表演队年纪最大的队员赵加岑。
当记者再次见到他时,他穿着一身深蓝色运动服,胸前六个大字“蔡家堡,飞镲队”,昂首走来,步步稳健。“我们在元宵节晚上从六点半一直表演到八点多,今年虽然天气特别冷,可大伙‘飞’的热情高,观众看着也带劲。”赵加岑自豪地说:“飞镲对体力要求比较高,一般每段表演3分钟到5分钟要‘飞’得精彩,整个演出半小时、一小时也得撑得住场面。”
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汉沽地区就流行了飞镲,海边的蔡家堡、高家堡都是飞镲最早的传承地,那时每条渔船上都带着镲,最早是渔民在海上警示过往船只、传递信息之用,出海、归来、丰收时,也以打鼓飞镲抒发心中喜悦,祭拜神灵。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如今汉沽飞镲已经发展成为集民间打击乐、舞蹈、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汉沽飞镲通常使用四对镲,既是乐器,又是道具,还有一面大鼓、两面大铙为演奏乐器,边演奏边飞镲,做出各种动作,如老树盘根、插花盖顶、亮翅等。2008年,汉沽飞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天津周期间,由30名来自汉沽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人组成的飞镲队参加了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目前,汉沽共有12支飞镲表演队,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孩童,人人都能耍两手。当地人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开业典礼等场合都要请飞镲队来表演,就连小学都将飞镲演化为体育课程,可见群众基础之广。“现在延续下来的汉沽飞镲,主要有敬香、草字和123(加油的意思)三种,镲飞起来时‘只见飞镲不见人’。”赵加岑说,“我们始终坚持最原汁原味的表演技艺,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号子
“打鱼时,号子一喊起来,那劲头就像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二三十个人的力气能顶上百人。”
渔歌唱晚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是一种很美的画面。过去,勤劳勇敢的汉沽渔民在艰苦的生活中创作了许多渔歌,现在流传下来的已经成为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赵加岑当了四十多年的渔民,也是如今在村里能找到的唯一还会唱传统渔家号子的老人。“我年轻的时候在船上,渔家号子是必不可少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渔业机械化普及后才渐渐少了。”
过去渔家人的生活很辛苦,劳动过程完全依靠人力完成。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缓解枯燥乏味的劳动压力,在不同的劳动场景下创作了多种不同格调的劳动号子。《打蓬(帆)号子》是在扬帆的时候唱的号子。《捯(拉)网号子》是在起网的时候唱的号子。《拉船号子》是把渔船拉下水或是把船拉上岸时唱起的号子。《搬吊号子》是修船时需要把船侧立起来唱起的号子。这些渔家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巧妙地按照各种劳动过程的轻重缓急,用声乐节奏的变化来协调大家的劳动动作,起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目的。而歌词更是在劳动中即兴而来,诙谐幽默,歌声优美,令号子更有魅力。
“打鱼时,号子一喊起来,那劲头就像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二三十个人的力气能顶上百人。”赵加岑回忆起当年,依然是激动不已。
如今,能听到的词曲共唱的渔家号子只剩下《捯(拉)网号子》一首。这种号子起源于一种叫打网的劳动,近似于现代的围网和拖网,是由两条船来完成的,起网的时候劳动强度很大,需要两船人同心协力把渔网拉上来。据了解,这种《捯(拉)网号子》还有另一种功能,按声乐节奏分成长号、坐号、把号,从号子的节奏快慢和歌词中,别的渔船能了解到渔网离母船的距离,来得及早避让。
“大家一起搭把喽!/哦吼——/攒、攒、攒喽/哦吼哦呦——/攒金山喽!/哦吼哦呦——/小伙子喽!/哦吼哦呦——/多出力喽!/哦吼哦呦——/出力长力说好媳妇喽!/哦吼哦呦——/小媳妇今年十八岁喽!/哦吼哦呦——/来年生个胖小子儿喽……”这一段号子是在一开始攒绳时唱的,搭把是开始握住了绳子,攒就是起的意思。
当把绳子攒上来以后,开始捯网,号子的节奏开始变化了。这时唱:“哦呼嗨——/这网撂的花上了嗨!/软脚换硬脚——/网网都不少哎呦嗨!/喂呦嗨——/喂嗨㖞呀——喂嘿㖞!/喂嗨㖞唻喂嘿㖞……”
当在网里看到鱼时,需要尽快把渔网收紧,有人在船边网口处打击水面,让鱼儿向网中逃窜,号子的节奏也跟着加紧:“抢一抢呀!/呦嚎嚎呀——/鱼进网呀!/呦嚎吼呀——/一网就成功呀!/呦嚎吼呀——/两船鱼呀!/呦嚎吼呀——/红旗展呐!/呦嚎吼——/回家就顺风呐!/呦嚎吼……”
渔家号子不仅起到了协调劳动节奏、振奋劳动精神的作用,还是渔家人宣泄情感释放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他们生活劳动智慧的结晶。
虾油
“在缸里过滤虾油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真正地道的虾油,要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发酵而成。这个过程特别辛苦,每隔几小时就要翻动搅拌,这样‘汆’出的虾油口感才更醇厚。”
在滨海新区各类海鲜市场里,摊位上摆的最多、最常见的要算是虾酱、虾油了。有人以为虾油是用虾榨出来的油,百度上搜索虾油的制作方法是用新鲜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然而,蔡家堡渔民原始的虾油制作过程却不尽相同。
刘翠波的父亲守了一辈子海,是个汆虾油的高手。“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汆虾油大多是在开春,把捣酱的鱼虾蟹等原料洗净,在一口半截破缸里把它捣烂,再放入大缸里加入适量的盐搅拌。搅拌好的酱要经过长时间的暴晒,充分地发酵,直至表面溢出带着油脂的汁液。这段时间,白天天气好的时候,要敞开盖晒着,并不断搅动缸里的酱。晚上或是阴天、下雨的时候要把缸盖上。如果沾上了雨水或是露水,酱就容易变质。到了一定的火候,就往里面再加入油脂含量高的鱼卤,然后重复上边工序。这时,溢出的汁液就多了,在缸里放一个特制的竹篓,让它起过滤的作用,把虾油跟酱隔开,然后把渗进篓子里的虾油盛出来。再经过暴晒,把其中的水分充分挥发,鲜香的虾油就制成了。”
“在缸里过滤虾油的过程是缓慢的,真正地道的虾油,要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发酵而成。这个过程特别辛苦,每隔几小时就要翻动搅拌,这样‘汆’出的虾油口感才更醇厚。”刘翠波说:“现在,再做这样的虾油成本可想而知,所以也越来越少了。”
传承
“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研究、整理汉沽飞镲的历史渊源,挖掘其流派分布和表演套路,还原历史面貌,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汉沽飞镲队伍和人员档案,今后再申请国家支持。目前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毕。后面还要再继续开展踩高跷、汉沽评剧的研究。”
目前,蔡家堡村的原址已经基本拆迁完毕,下一步这座村庄的发展会走一条怎样的路尚未可知。“我们正在努力保留蔡家堡的渔业文化”蔡家堡村村委会主任赵斌宗表示,村里正在整理和收集蔡家堡的渔家文化遗产,尽量多保留一些渔民传统的东西,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尽力去把渔业古老的民俗文化保留下来,这也算是一份对逝去家乡的纪念。
“村民变成了居民,一部分渔业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融入社区,演变为社区文化活动。”蔡家堡所属的寨上街街道办事处张希瀛副主任表示,今后随着渔民的就业渠道日趋多样化,那些专门的渔业祭祀活动只有靠继续从事渔业生产的村民自行传承发展了。
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办公室副主任、汉沽民俗专家李瑞林最近正在整理编写《中国海洋志·天津卷》民俗部分内容,“这里面有很多涉及汉沽的内容,比如飞镲、高跷等。汉沽飞镲是天津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蔡家堡的飞镲在汉沽最有名,也最活跃。”“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研究、整理汉沽飞镲的历史渊源,挖掘其流派分布和表演套路,还原历史面貌,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汉沽飞镲队伍和人员档案,今后再申请国家支持。目前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毕。后面还要再继续开展踩高跷、汉沽评剧的研究。”
李瑞林已经搞了十余年汉沽民俗文化研究,去年编辑出版了一本《汉沽乡土轶闻》,记录了当地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近年来天津的快速发展,汉沽蔡家堡始终是天津沿海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区域。”提到渔家文化的传承问题,李瑞林的脸上露出一丝焦虑:“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天津特色渔业文化的保留和发扬中来,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属于这个地方最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文/记者 陈璠 图/刘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