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语录
电影能带给我快乐,也能给其他人带来快乐,我花点时间,受点累,让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样享受快乐不是更好吗?
我愿意义务给大家放电影,就是感觉那些片子让大家更爱国,那些科教片子会让农民学到技术,那些教育片子会教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无论什么片子,只要能让大家感到快乐,我就特别满足。

田洪有:乡村义务放映员
■ 我要推荐好人
“津门好人榜”每期在本版推出,敬请读者朋友参与“津门好人榜”互动,如果您想推荐好人,请联系我们。
“村头、村尾、路边的打谷场上,一块洁白的银幕招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黑色的电缆输送来无限的能量,扩音机预热、工作灯点亮,马达声响起、军乐声嘹亮,庄严的五星便放出璀璨的光芒,刹那间吸引了所有人期待的目光……”
一提起露天电影,田洪有总会满脸放光,眼睛发亮地为你描述这样一个场景。是啊,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记忆中,这令人激动、热闹的场面已经成为历史,但那美丽的画面仍会在田洪有的眼前不断地出现,那优美的旋律还会在他耳边反复地奏响、回荡。因为他仍在那之后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热情痴迷着星光下的影院,用自己的热心服务着村镇的乡亲们,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换来了更多人的快乐与感动。
自从1996年,田洪有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1000元钱换来了第一台老旧放映机开始,以后的十几年里,他已经义务为村民放映电影两千多场,他的足迹也遍布四邻八县、七里八村,以及工厂、学校、社区,不仅把一部部电影带给人们,也把爱国精神、传统美德、文化知识撒播进人们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做的事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他说这些年,是电影伴随着我的成长,丰富了我的人生,只要我还能跑、能干,愿意一辈子为大家义务放电影。
光影的魔力让他爱上电影
今年47岁的田洪有,虽已人到中年,但看他那机敏、幽默、能言善道的劲,就知道他一定是个机灵聪明鬼点子多的调皮小子。可谁想得到,就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村里放的一场露天电影,就像是对他产生了魔力,把他的所有精力和兴趣都吸引到了电影和那些能发出影像的胶片上去了。
田洪有记得那一天,村里来了放映队,在打谷场支起了银幕,放的电影是《英雄儿女》,那光影、那故事和那声响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震撼。那天夜里,他兴奋地躺在炕上睡不着,闭着眼脑海里闪现的还都是电影里的场景,还都是老乡们看着电影时那兴奋和快乐的样子。他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也在那银幕上,也是那英雄该多好;或者我能放电影,让乡亲们看也行。从那时起,他迷上了电影,迷上了胶片。放映队走到哪他跟到哪,一有空还往那镇上唯一的影剧院里钻,说是去帮人免费做卫生,其实就是想蹭免费电影和捡人家废弃的电影胶片。为了过电影瘾,他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幻灯机,把那些废胶片一张张打到墙上,引得小朋友来看,特别是看到小朋友们那欢呼雀跃的样子,他别提有多骄傲、多快乐了。他甚至还用自己那稚嫩的画笔,把脑子里的故事画在透明的塑料布上,当幻灯片放给小朋友们看。
多少年,看露天电影就是村里乡亲们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娱乐,田洪有也在一直为能得到自己的放映机努力着。那时为了养家糊口,他以给一家煤厂送煤为业。一天,他把一车煤拉到北闸口村的仓库里时,竟在那里发现了一台废旧的16毫米放映机。他真像如获至宝,无论如何央求人家便宜卖给他,为此他还心甘情愿地无偿帮人家多拉多搬煤,结果以1000元成交。可那旧机器灯已不亮,声也不出,田洪有只得再拖着几十斤重的机器坐上公交车进城去修。也幸亏有他一颗诚心和一席“花言巧语”,不仅说动了维修师傅少收钱修好了机器,还附赠了他几盘试机的片子。田洪有心里那个美啊,拉着机器回村的当天晚上,就在打谷场上给乡亲们放了第一部片子《战上海》。全村的人都来了,那场面热闹得就像过大节,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田洪有则兴奋得满脸通红,目光炯炯,摆弄着那台放映机就像把玩着一件宝器,那种精心、那种细心,那种高兴、那种自豪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也就是从那时之后,寻摸电影拷贝成了田洪有最热衷的事,而他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也都让这台放映机占去。只要有人说:田大哥,咱放场电影吧。他二话不说,下了班回到家揣上块干粮、拎上放映机、带上电影拷贝盒就往外跑,劳累没了、坏心情跑了、烦恼事忘了,有的只是快乐。清明或冬季干燥时节,田洪有给大家放农村防火知识和方法的片子;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高峰时,他就给大家选计划生育的片子;哪个村子种什么、养什么,他就精心地挑选些对路的农业技术科教片……人们都说,田洪有可不光是个放映员,他还是个义务宣传员,一些普法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文明道德知识我们都是从他的片子里看来的,学来的。
田洪有记得,有一年,他在小站最偏远的坨子地村放电影《屠城血证》,那是描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看着片子,人们群情激愤、热血沸腾,等他放完片子再看,那银幕可惨了,全是朴实憨厚的农民愤怒时用叉子叉日本鬼子捅出的破洞。他望着这些洞洞觉得又好笑,又感慨,但他也明白了,自己放的这些爱国主义影片对普通百姓的教育意义和影响有多大,它能激起人们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于是,每放一场电影,田洪有都成了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他也因此收获着无尽的快乐与无比的感动。
一个人的电影和一次募捐的放映
随着田洪有这个义务放映员的名气越来越大,上门找他来放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也是来者不拒,乐在其中。有一天,一个山东来镇上卖菜的兄弟找到田洪有,他说:“我老爹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现在得了绝症躺在床上,他整天念叨着想看《英雄儿女》,你老给村里人放电影,哪天能给我爹放一场《英雄儿女》吗?”这句话可把田洪有给问住了,他手里是有几十部老电影拷贝,可唯独还没有《英雄儿女》这部片子。但他还是应承着:“兄弟你别急,我给你寻摸着,等到手了我一定跟你去山东让咱老爷子看上这部片子。”打那天起,田洪有像中了病似的到处托人打听、寻摸,告诉人家不惜任何代价要买这片子。好不容易有一河北邯郸的兄弟说他找到了,可人家说什么非要200块钱才能把片子转让。“行,行,200元我也要,快帮我买回来。”就在拿到片子当天,田洪有又带上《战上海》《上甘岭》《雷锋》等四部片子奔了山东。
见田洪有带着电影拷贝来了,已经好久都没有坐起来的老人,挣扎着靠着被子支撑起了身子,眼里闪着亮光与泪光,心情激动地看完了整部电影,然后老泪纵横,紧紧拉着田洪有的手,说:“你圆了我多少年的一个梦啊,现在我就是死也可以瞑目了。”说着,他执意让儿子拿出200块钱死活让田洪有拿上。田洪有说:“这钱我可不能要,我来给您老放电影也是在学雷锋、做好事,只要您老爱看、高兴,我还愿意无偿地给您老放。”
听说村里来了放电影的人,不少人都赶过来瞧新鲜、看热闹。其中有一中年男子,脸色阴沉着犹豫了半天才挤到田洪有跟前,小声地对他说:“你能去我家,为我女儿放场电影吗?”见男子如此神色,田洪有二话没说拿了设备跟他去了。到那一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骨瘦如柴地躺在床上,那苍白的样子让人心疼,那渴望的眼神让人心痛。这女孩叫何玲,几年前得了骨癌早就不能上学了,前些天听说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她也特别想看,这才求着爸爸去把会放电影的叔叔找来,给她也放这部片子看看。
孩子那大眼睛里企盼的神情,直到今天田洪有也忘不了,只可惜当时他没有这部片子呀。他安慰孩子说:“叔叔得回家去拿,有了就回来放给你看。”同时他也在想我不能就这么着回去,怎么也得帮孩子做点什么!他想起刚才村里有个小老板,说想花钱让他给放几场电影,可田洪有还从来没有放过收费的电影,他没答应。现在看到了重病的女孩,田洪有想不如再去找他,为女孩放一场募捐电影。于是二人说定,放三场电影他出五百块钱。
电影散场了,拿着500块钱的田洪有,先跑到市场从自己兜里拿出些钱买了桃、葡萄等水果,然后又直奔何玲家,把钱和东西送到她爸爸手上,说:“这些钱你先拿着给孩子买点好吃的补补,我回去找片子,一找到我就回来放给孩子看。”村里的人也都被田洪有的行为感动了,纷纷掏出钱来,一会儿的工夫就有4000多元钱捐给了女孩,田洪有的爱心与热心在这个素不相识的小村中得到了回应与放大。
田洪有说到做到,一回家就到处寻摸这部片子,好不容易到手了,他就兴奋地把电话打到何玲家附近的小卖部,央求人家一定告诉孩子:“片子有了,我要去放给你看了。”可何玲的爸爸却难过地告诉他:“孩子走了,她再也看不到了。”田洪有哭了。从那之后,他每放一次这部片子,都会想起那个病中期盼着的小女孩,想起她那双渴望的大眼睛,希望她的在天之灵能回到他身边,和他一起看《妈妈再爱我一次》。
义务放映是他的至爱
就在田洪有为了自己的这份至爱操劳奔波的时候,他的妻子可没少为他的痴迷着急生气,为他的东奔西走担惊受怕。为了弄台好一点的放映机,田洪有能不吃不喝,省着俭着用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去买,有时候时间紧还会向妻子撒个小谎,骗点小钱,这些花招妻子知道了虽说是又气又恼,但更多的还是心疼难过,甚至埋怨他:“你这样究竟是图个啥呀?”看到老婆生气了,田洪有总会好言好语地劝慰着,说:“咱就是个农民,你说咱还能图啥?不就图个让乡亲们高兴呗。这人活着,除了干活、挣钱、吃饭,不是还应该有点自己喜欢的事吗?干点能让自己快乐又能让别人也快乐的事,多好!”
妻子知道他这话没错,可是他把自己休息时间全搭上不说,还经常半夜三更地往家赶让她总担着心。有一次又见他半夜起来,偷偷摸摸地在厕所里鼓捣他那些拷贝,妻子急了,对他说:“我再看你不好好睡觉没完没了地鼓捣这些东西,我就把它们扔到门外河里去。”田洪有已经习惯老婆这样的威胁,根本不把这样的话当回事,可没想到转天他真的找不到那盘拷贝了,这下可把他惹火了,二话没说,奔河而去,跳下水就摸。见他这么玩命,妻子害怕了,赶快喊人把他拉上岸来,然后,把藏起来的胶片还给了他。
田洪有从此学“乖”了,为了得到家人的支持,他包下了为自家小卖部采购的任务,他说:“要让老婆给自己放假,还不得好好表现,把自己该干的家务活能包下来的全包下来,早早完成任务才好请假去给大伙放电影呀。”
现在,在区镇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田洪有不仅培养了12名放映员,成立了6个电影放映队,还加入了中国社区志愿者队伍,经常带着集中起来的二百多部片子到监狱去普法,到街道、居委会去做宣传,不定期地给大家放电影。
现在田洪有所在的津南区北闸口镇北闸口村已经完成了村镇改造,他的家也从平房搬进了新建的楼房,用上了暖气。可这热乎乎的屋子却让田洪有发了愁,因为电影拷贝存放的最佳温度应在15℃至20℃,湿度应达60%—70%,现在这种适宜的地方可不好找,他得给现在还存在村委会平房里的拷贝找个更合适的“家”了。他多么希望这些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宝贝”能一直陪着他,并和他一起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好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