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昨天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获悉,“十一五”以来,本市信息化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信息化指数达到0.785,位居全国第三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社会、经济领域信息化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无线基站1.4万座,2G网络覆盖全市,3G网络覆盖核心区域,形成了无线、有线、广播电视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光纤入户工程加速推进,城区160万用户具备接入能力,实际接入27万户,光纤铺设总里程达222万芯公里。城市互联网出口带宽从“十五”末的60G提高到415G,增长6.9倍。广播电视网络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城市双向覆盖率达到9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8.7部/百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领域
信息化成效显著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1。全市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已达600家,广泛推广应用CAD/CAE/CAM,普及率达到90%。装备行业的二维CAD出图率达到90.3%,三维CAD基础应用面达到25.5%。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开通了14个城市的无水港申报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陆港”便捷通关业务模式。金融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发行银行卡4615万张,城市卡在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领域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覆盖绝大多数行政村。
电子政务建设
位居全国前列
建成并开通覆盖全市385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天津结点率先建成开通。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版建成开通,政府在线办事和公共服务向纵深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运行,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
信息资源利用
取得新成效
初步建成了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人口基础数据库和一批专题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实现了统计数据的随机分组、查询、报表生成,成为统计工作平台的核心和统计系统的数据中心。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全市市域1.2万平方公里,首创三维立体数据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市工商、税务、质监等15个部门、近190万条信息交换共享。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融合计生、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统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启动了16部门参与的“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系统”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监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国土房管局实施“一张图”工程建设,达到了“地上图、图上网、在线批、实时新”,对土地实施现代化、精细化管理。
社会领域
信息化深入推进
信息化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区、农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服务城乡居民、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建成以天津科技网为核心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数据库总量达到771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天津教育科研宽带网和三级基础教育资源体系,提前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推进,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社会保险网上申报和缴费,医保联网基本覆盖全市,900多万城乡参保人员,参保患者门诊、住院和特殊病医疗费全部实现互联网实时结算。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建设社区综合数据库。(记者 吴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