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快速路两侧均为建设区时,人行过街设施间距宜为300—500米;快速路一侧为河流、绿地和铁路等用地时宜为500—800米。生活性主干路和次干路上人行过街设施间距不宜大于250米,交通性主干路上不宜大于400米。人行过街设施距公交站、地铁出入口:不宜大于80米,最大不大于120米;距医院、中小学出入口:不宜大于80米,最大不大于150米;距居住区、大型公共设施出入口:不宜大于120米,最大不大于200米。
目的:人行过街设施的设施既要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减少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又要考虑减少过街行人等待时间,降低人、车干扰程度。
记者获悉,日前《天津市中心城区人行过街设施规划(2009—2020)》正式获批通过。该规划以实现人车分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为目标,对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不含外环线)人行立体过街设施进行了统筹规划。
人行过街设施标准
规划明确,人行过街设施的设施既要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减少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又要考虑减少过街行人等待时间,降低人、车干扰程度。为此,规划中提出快速路两侧均为建设区时,人行过街设施间距宜为300—500米;快速路一侧为河流、绿地和铁路等用地时宜为500—800米。生活性主干路和次干路上人行过街设施间距不宜大于250米,交通性主干路上不宜大于400米。
人行过街设施距公交站、地铁出入口:不宜大于80米,最大不大于120米;距医院、中小学出入口:不宜大于80米,最大不大于150米;距居住区、大型公共设施出入口:不宜大于120米,最大不大于200米。
同时,人行过街设施的形式将根据不同等级的路面进行选择。快速路:尽量利用道路立交桥下平面过街通道,在行人横过地面快速路时应设置立体过街设施;如有沿地面快速路敷设的轨道线路,应结合轨道车站设置立体过街通道。主次干路:原则上首选平面过街设施,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规划设置立体过街设施:交通流量较大、造成机动车交通严重阻塞的地点;曾经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复杂交叉口,以及立交起坡点等交通安全隐患处;重要商业区、中小学、医院出入口主干路过街处;大型商业设施、轨道交通车站、快速公交车站、交通枢纽站场、大型文体场馆等高密度人流集散点附近,结合建筑物及相关交通设施规划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至2020年新增140座
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分为人行过街天桥、人行过街地道和地铁独立过街通道三种形式。至2020年,中心城区将在保留现状64座立体过街设施基础上,新增140座,共规划立体过街设施204座。其中快速路立体过街设施130座、主干路立体过街设施74座。具体包括人行过街天桥174座、人行过街地道4座、地铁独立过街通道14座和临时天桥12座(远期利用地铁站、跨线桥或立交桥下空间过街)。
至2020年,中心城区快速路将在保留现状54座立体过街设施基础上,新增76座,共规划立体过街设施130座。具体包括人行过街天桥109座、人行过街地道1座、地铁独立过街通道12座和临时天桥8座。
在中心城区主干路立体过街设施方面,将在中环线和主要射线道路沿线新增人行立体过街设施31处,其中人行天桥28处、地铁独立过街通道1处、临时天桥2处。在南京路商业区、和平路商业区、东北角商业区以及医院、中小学等公共设施附近新增人行立体过街设施26处,其中人行天桥23处、人行过街地道2处、临时天桥1处。针对中心城区道路立交桥桥梁起坡点附近车速快、行人过街安全性较差的情况,沿芥园西道、秀川路、丽水道、京津路等路沿线新增人行立体过街设施7处,其中人行天桥5处、地铁独立过街通道1处、临时天桥1处(远期利用立交桥下空间过街)。至2020年,中心城区主干路将在现状10座立体过街设施的基础上,新增64座,共规划立体过街设施74座。具体包括人行过街天桥65座、人行过街地道3座、地铁独立过街通道2座、临时天桥4座。
近期设施建设规划
近期,中心城区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将以完善快速路人行过街系统为目标,重点建设卫国道、津滨大道、大沽南路、复康路以及西北半环等道路沿线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以改善重点地区人行过街服务水平、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主干路行人过街安全为目标,重点建设中环线、南门外大街、卫津路、秀川路、长江道、芥园西道、福安大街以及靖江路等道路沿线人行立体过街设施。至2012年,快速路新增立体过街设施11处,主干路新增立体过街设施29处。将使快速路人行过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行过街通道平均距离降至540米,重点地区人行交通环境明显改善,行人交通安全性提高,高峰时段路段及交叉口机动车运行效率提高10%—20%。胡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