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绿色生态是底色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0年来,潍坊高新区用“加减乘除”作为主音节,把“增绿、减排、拒污、聚新”作为关键词,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作为主旋律,唱响了绿色城区、绿色经济、绿色崛起的“三部曲”,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低碳智能、人文现代城市。
今天,优美城市环境已成为潍坊高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20年来,园区植绿、播绿一直在做“加法”,用于城市绿化、美化、亮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20多亿元,绿化总面积58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5%以上。
播绿、植绿,潍坊高新区从不吝啬。对一条只有9.2公里长的浞河的治理,潍坊高新区财政投入就达6.5亿元,使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乱飞,晴天尘沙满眼,雨天泥水一脚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新自然、风景如画的生态水系,成了景观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民生之河,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一条河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演绎的不仅仅是两岸百姓幸福生活的变迁,更折射出潍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
潍坊高新区的绿色生态发展,初具规模于2002年,从2005年开始全面发力,连续3年每年绿化投入达1亿多元;崛起于2008年,连续3年每年绿化投入达3亿多元。建设中以“蓝天、绿色、清静”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居民的环保意识、生活品位为宗旨,以陶冶居民情操、培养文明习惯为目标。
潍坊高新区所有主干道路的两边和中间隔离带大规模 “规划建绿”,既注重“高、大、全、新”等大手笔“泼绿”, 更注重精管细养护绿,各种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造型独特,成为城市的绿色风景带。对广场、街边空地、背街小巷、社区、校园、企业坚持“见缝插绿”,在全民中叫响“要绿化不要硬化,要氧气不要尾气”的口号,要求全民播绿,人人养绿,人人爱绿。
今年潍坊高新区又投资2.5亿元新建17项市政工程,投入2200万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区绿化、美化、亮化档次和品位。
“绿色”已成为潍坊高新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符号,在绿化中该区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像、一墙一廊、一街一巷,通过景观设置、造型设计、颜色搭配、灯光照明等手段注入人文知识和地域文化特色,使整个城区成为“角角落落有绿色,处处时时显人文,街街巷巷蕴诗意”的美丽家园。
今天的潍坊高新区,四季常青、三季花香、环境优美,漫步在大街小巷,一步一景皆入画,你会被绿树红花、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所陶醉,一张张绽放“幸福之花”的笑脸,更是勾勒出“幸福之城”的最美画卷。
生态环保的新兴高端产业是潍坊高新区的新标志。支撑新兴高端产业发展的是“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环保之路”这一理念。
为践行这一理念,潍坊高新区不为“金山银山”所惑,拒“污”防变从不手软。坚持对新进企业做“除法”,对现有企业做“减法”,先后将化工、染料、农药、电镀、漂染等增加排污总量、影响水环境质量的3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为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潍坊高新区对治理污染的投入都是大手笔。先后投资4200万元对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脱硫增容项目进行改造;投资3500余万元对潍坊特钢集团炼钢厂120吨转炉三次除尘等系统进行了改造;投资200余万元为汇胜集团安装了锅炉脱硫设备……为了促进企业治污,园区每年收取的排污费都原额返还给企业,仅今年上半年园区累计返还污染治理资金就达 1.89亿元。
同时,潍坊高新区将“严格治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党工委、管委会与街道和重点企业签定“三位一体”环保责任书,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核,把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纳入各部门、各街道年度工作综合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给潍坊高新区百姓构建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生活在高新”已成为园区人民的自豪和荣耀。
20年,幸福和谐是本色
20年来,潍坊高新区把百姓幸福、社会和谐作为发展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为百姓谋幸福从不怕花钱。“十一五”期间,潍坊高新区用于民生事业的资金达20多亿元,幸福和谐正走进每一个百姓的生活。
何谓幸福和谐?一栋栋漂亮的保障性安置房,一所所高标准的学校,一个个孤老残幼的温暖家园,一件件直润民生的惠民实事,一张张百姓的幸福笑脸……这些都是潍坊高新区给出的答案。
在这里,孤寡老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潍坊高新区投资3.5亿元建设的鹤翔安养中心敬老院,可容纳200位老人入住。每个房间里都有中央空调、有线电视、呼叫系统、热水供应,全天24小时有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服务。今年安养中心二期鹤鸣公寓的康复中心、影剧院、超市等设施建成后,老人们的生活将更加方便。
在这里,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全面实现。2008年,潍坊高新区在山东省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结束了农民没有养老保险的历史。2010年,他们又在该市率先实施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是潍坊高新区居民,即使没缴费,年满60岁后就能领到财政发放的60元基础养老金。
在这里,孩子们奔向校园的脚步更加欢快。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面向全国招收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00多名,建设了一支以山东省潍坊市名师为骨干的高质素教师队伍,成立了全国首支大型教师民乐团。2010年,潍坊高新区在山东省率先实行学前1年免费教育,今明两年将实现学前教育3年全部免费。2011年3月,潍坊高新区又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山东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成长关爱实验工程”,为每个孩子提供营养、身体、语言和智力开发等优质服务。建成高新实验、北海、东明、双语等品牌学校,正在建设浞景、钢城现代、清平等7所现代化学校和7所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到2012年潍坊高新区所有中小学生将全部搬进高标准、高质量的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学校。
在这里,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为了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潍坊高新区在城区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在农村全力推行新农合,并把 “双百双零”政策推广到农村,不断扩大基本医疗制度受益面。为让人们享受高端医疗服务,潍坊高新区与潍坊市人民医院合作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潍坊第一人民医院。同时,园区规划建设了2座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以潍坊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立体化医疗卫生网络,使区内群众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便利、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这里,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2009年建成山东省首座专业化高标准儿童福利院内,具备孤残儿童收养、医疗、康复、教育、生活和娱乐等综合功能,每一位“受伤天使”的开心笑声告诉我们的都是幸福。低保、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列入了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建立了面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制度。完善的保障措施让弱势困难群体同样感受着幸福,享受着生活。
在这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既注重基层群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更注重精神文化的创新与培育,在幸福和谐家园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园区共建成31个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组建火炬文工团、高新双语教师民乐团、清池威风锣鼓队、北海小京剧艺术团等50余支业余文化宣传队伍,每年举办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近百场。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街道为主线,不断向社区辐射的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网络。现在百姓不出村(社区)就能做到健身有器材、活动有舞台、学习有书屋,老人有康乐室、儿童有俱乐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好评,百姓幸福指数全面攀升。
“十二五”期间,潍坊高新区民生财政投入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幅,今年投入4.9亿元,实施涉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10项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潍坊高新区建设者们站在20年发展成就的辉煌业绩上,正在用创新作墨,用创业作卷,用智慧作笔,用幸福和谐作韵,描绘更高更新更美的未来。(任金华 马相坤 王国栋 沈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