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提起冰雕,很多人首先想到东北地区晶莹剔透的冰雕展。这种津城原来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庆典中。昨日,记者走近本市资深冰雕师王超,在-16℃的工作室内目睹冰雕艺术品的诞生过程。
进入工作室前,王超先把制冷机关掉。原来工作室要长期保持零下十几度,平时一直处于制冷状态,有人进去时才关掉冷气。记者特意穿了一件厚外套,但进去后依然感觉寒气逼人,每过5分钟就要到室外暖和一下。记者看了一下温度计,室温为-16℃。在这个20平方米的冰窖内,冰砖占了整整一半,还有四分之一的空间存放着冰雕成品。王超说,由于工作室太冷,工作时都要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手套、帽子和围巾。即使这样,工作30分钟后也得出去活动一会儿。他一般会在室外雕好雏形,也就是俗称的坯子,但是精雕细琢必须在工作室进行,防止冰雕融化。
记者原以为制作冰雕是用现成模型,但王超仅用电锯、手铲、手锯、电钻。在电锯轰鸣声中,几分钟内,一块150公斤的大冰砖就变成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接着王超用手铲对天鹅的头部、脖子、胸部尤其是羽毛细细打磨。20分钟后,栩栩如生的天鹅冰雕就完成了。
王超告诉记者,比较粗糙的冰雕模型,他几分钟就能制作出来,但他把冰雕当成艺术品,哪怕花费更多的时间也要把细节打造得栩栩如生,让冰雕从各个角度观察都具有立体感,并且考虑到冰雕对光线产生不同角度的折射,使其更加绚烂多彩。王超说,他经常在冰雕的造型和技术上进行创新,他制作的“天津之眼”摩天轮造型受到客户欢迎;他还在冰雕中镶嵌彩灯,通电后冰雕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
王超是天津人,由于对冰雕感兴趣,2005年他到哈尔滨学习了三年冰雕技术,后来在北京又工作了一年半,两年前跟朋友在天津创办佳实泰冰雕品牌,已经占到本市冰雕市场的八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场合用到冰雕。王超说:“冰雕市场潜力很大,发展前景看好。”(记者 王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