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宫一号发射在即 28日进行火箭燃料加注
天宫一号共将加注燃料450多吨,分别装在12个储藏箱里,而每公斤航天燃料的价值将近2万美元。
天宫一号发射已进入倒计时,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天宫一号颇为重要的火箭燃料加注任务将于今日进行。正式发射时,将有7000余名工作人员在现场执行发射任务。
昨天上午,酒泉地区天气转阴,气温与前一天相比下降了近10摄氏度,这种变化与之前气象专家的分析基本相同。距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越来越近,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为保障发射安全,目前对前往发射基地的车辆人员的控制更为严格,军官、士官需持有效证件才可购买开往发射基地的班车票,其他人员需持身份证和通行证方能购票上车。据发射场系统总指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介绍,这次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发射场共定位7000余人,他们全部参加了第五次发射场合练的演练和考核。今天,天宫一号将进行颇为重要的火箭燃料加注。天宫一号共将加注燃料450多吨,分别装在12个储藏箱里,而每公斤航天燃料的价值将近2万美元。
经过多方努力,本报已获得进入基地核心发射现场的通行证 ,今日起将为读者“零距离”报道天宫一号发射的台前幕后。
天宫一号即将发射升空,此次举世瞩目的航天壮举,咱天津人倾注了多少的智慧与汗水呢?本报记者通过这两天的细致采访,有了可喜的收获。
天津开关厂配电系统 确保发射供电
记者了解到,安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1300多个高低压配电柜为基地供电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这些配电柜的设计和施工全部是由天津开关厂完成的。为确保天宫一号发射期间电力系统万无一失,发射前夕,天津开关厂的技术团队专程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电力设备进行细致全面的“体检”。
天津电器开关公司总经理、天津开关厂厂长杨和平告诉记者,天津开关厂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合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基地建设初期,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了当时在全国已很有名气的天津开关厂设备,“公私合营天津开关厂制造”的品牌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一代创建者留下了难忘印象。1995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设施改造,在全国采购大批量配供电设备,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天开”在竞争中拔得头筹,拿下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配电系统的工程合同。基地中心变电站主控室配备的高压开关柜、发射塔下控制室配备的高压开关柜、雷达站内配备的高(低)压开关柜及现场照明所需的开关柜等中心变电站配电设备,均使用了天津开关厂提供的配电系统。
每到发射期间,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是飞船成功发射的首要保障。这些年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直到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每次重大发射前,天津开关厂都会由领导带领多名技术人员前往基地,对配供电系统的运转进行全面检查。杨和平厂长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天津开关厂被授予“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立功单位”称号,开关厂与基地的工作人员也因长期工作关系结下了深厚友谊。
津产粘合剂 粘牢天宫一号配件
记者昨天在卫星发射基地采访时了解到,天宫一号上的某零部件采用了天津燕海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914”粘合剂,该型号粘合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我国航空航天产品配套,更被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神五、神六、神七等卫星和飞船使用,漫游于茫茫太空。
天津燕海化学有限公司是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的下属企业。该公司有三十多年的聚酰胺树脂及各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生产历史和专业经验,是国内环氧及固化剂行业重点生产企业之一。
燕海化学公司副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汪延禄告诉记者,天宫一号、神舟飞船等航天产品上使用的这种“914”粘合剂属于环氧类,在行业内早已闻名全国。这种粘合剂的特点是在室温条件下可快速固化,粘接强度高,耐热、耐水、耐油性能好。为航空航天配套的每批“914”粘合剂都会进行试验,被粘试片室温下泡在水中或汽油中,一个月后粘接强度基本不下降,在沸水中煮沸24小时后强度保持不变,可以适应在太空中的气候、温度等等变化。“914”粘合剂除用于军械、机件、汽车、轮船、无线电仪表等产品外,还可以用于粘合石材、木材、陶瓷等材料,“家里的瓷器摔坏了,用‘914’粘好,比原来还结实。”一些高档的仿古家具也会部分使用这种粘合剂。
近年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神五、神六、神七等都使用了“914”粘合剂,每次发射成功后,燕海化学公司都会受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表彰。(记者 何玉新)
延伸
“天宫”迟发一月 排除火箭隐患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有关情况。
天宫一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寿命最长的低轨道飞行器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低轨道飞行器中寿命最长的,可以说是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
天宫一号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8.5吨,设计在轨工作寿命2年。其中实验舱可供2至3名航天员驻留,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目标飞行器提供动力能源。
发射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新研制了直径4.2米的整流罩,对助推器、控制系统和故障检测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
由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远望号测量船及北京飞控中心、西安测控中心组成陆、海、天基测控网,完成飞行任务的测量、控制与通信支持。
天宫一号发射计划调整不会影响神八发射及交会对接
从6月中旬开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T1火箭等飞行产品陆续进入发射场,进行发射场区各项测试工作,原计划瞄准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为同一系列,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暂停了发射场的有关测试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迅即成立了火箭故障调查委员会和故障审查委员会,研制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所有专家,夜以继日地开展了数据分析、计算仿真和试验验证工作,查明了故障原因,制定了改进措施,对包括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在内的同系列火箭进行了举一反三和改进。9月19日,经过改进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中星1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也证明了这次改进措施有效。
9月10日,发射场区测试重新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目前情况看,这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计划调整到9月底实施,不会影响11月初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的计划安排。(记者李清华 徐壮志 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