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到“十二五”末,西安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1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28%以上的增速。这是西安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日前表示,西安高新区现在已经具备了大项目的承载力,因此要把精力着重放在招大引强上,围绕产业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产业园区。到“十二五”末,西安高新区将建成技术创新的高地、区域人才的高地、高端制造业研发与制造基地,成为引领传统产业走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剂。
经过20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成为陕西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充满动感、时尚与生机的新地标,生动地印证了作为科技大省的陕西如何与市场接轨、发展现代科技产业新区的成功路径。
新区之新 体制为先
谈到西安高新区的成立,要追溯到1988年8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为宗旨的国家火炬计划,以解决科技与市场脱节的问题。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决定,继1988年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再批准2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区赫然在列。
1991年5月11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规划设计指挥部在西安焦化厂开始对外办公。西安高新区的成立,首次将西安市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第三的科技资源与市场联系起来。2003年,西安高新区启动“二次创业”。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建设园区二期及唐延路沿线,2009年8月10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搬至锦业路都市之门。20年的时间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搬迁了4次,换了5个地方。
20年来,西安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科技园区发展之路。如今,西安高新区已发展成为西安市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和陕西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阵地和国家重点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
如今,在西安人眼中,西安高新区是西安的一个时尚地标。对于西安的年轻人来说,在西安高新区工作是高薪、高技术、广阔发展空间的代名词。2004年8月,原国家环保局、科技部授予西安高新区ISO14000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区,以及最适合人居的区域。
谈到当初建设西安高新区的思路,原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西安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崔林涛表示:“坚持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西安高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新体制适应了市场化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律的要求。西安高新区20年来的快速发展,始终得益于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西安高新区建设是以创建新的管理体制开始的,打破了以往旧的管理体制,实行全新的管理体制,运用新的管理方式。新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高新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机构,依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定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由此,有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有了“市场化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园区定位和“开放运行、封闭管理”的管理体制;有了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全员聘用制,考核优胜劣汰制的人事制度;有了“想事、干事、干成事”的高新区文化;有了靠10万元财政拨款,运用市场化建设机制,负债经营、滚动发展,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社区发育同步推进的城市建设道路。
新区之新 创新立区
一天只有短短的24小时,但是在西安高新区,它却意味着一系列惊人的数字:诞生了13家企业,转化了4项科技成果,申报了71项知识产权,引进了10750万元的内外资总额,为国家上缴了7750万元的税金……作为我国惟一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点城市,西安市为资本和智慧提供的舞台足够宽广,首次将科技与市场的关系拉得如此之近。
2005年9月,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厂商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决定将总投资额达2.5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建在西安高新区。这是美光科技公司在对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国十几个大城市综合考核之后做出的选择,也是陕西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大的单笔外商独资项目。2010年2月,美光科技公司再次与西安高新区签署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再投3亿美元在西安高新区发展半导体测试项目。至此,美光科技公司在西安高新区的投资总额达到5.5亿美元。
美光科技公司全球运营副总裁杰·霍金斯表示:“正是看好西安市及西安高新区投资环境、产业优势和聚集效应,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让我们坚定了在西安投资的信心。”
2009年10月,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投资2.5亿美元在西安高新区建设的太阳能技术中心落成。目前,西安高新区已进驻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60多家。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702.64亿元,实现利润32.50亿元。2008年9月,中兴通讯决定投资60亿元,在西安高新区建设规模达2.6万人的生产研发基地。中兴通讯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安投资环境的变化、人才的配置和稳定性以及西安高新区良好的服务是中兴通讯在西安高新区投资的动力。
目前,西安高新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工程中心2家,参与制(修)订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86项,专业孵化器数量仅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居全国第二位。2010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4008.78亿元,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0家,过10亿元的企业有59家,过亿元的企业达253家,数量居全国高新区前列。根据科技部的统计,西安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居全国高新区第三位。
新区之新 “抬头看、低头干”
如今,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1万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的项目居全国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被科技部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安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核心构架是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这一体系拥有1个综合孵化器、8个专业孵化器和1个科技企业加速器,能够满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
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西安高新区平均经济增速达31.56%,分别高于陕西省、西安市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2010年,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06亿元,占园区总收入比重超过80%;实现进出口总额51.0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占西安市的一半左右。
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 “特色、高端、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在产业方向上紧跟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前沿,瞄准技术先进、前景广阔、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通信、光伏和LED、软件与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方面加速创新发展。今年1-5月,西安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37.8%。西安高新区的高效增长仍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