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对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出明确要求,掀开了我国深化医改强化基层卫生服务的新篇章。天津市将如何行动,使全科医生真正走进百姓家庭?市卫生局社区处负责人窦双祥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本市将根据《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全科医生相关制度,明年实现全科诊室由城区社区医院向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全面覆盖,以充分发挥全科医生作用,让城乡居民更好地享受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市有在岗全科医生1590人
将加大规范化培训力度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转诊及病人康复、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窦双祥认为,建立健全符合本市情况的全科医生相关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意义重大。
近年来,本市基层卫生服务深入发展,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城乡基层在岗全科医生数量已达1590人。随着面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不断增加和基层就诊患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全科医生的需求还会明显增加。对此,本市将在2009年全国率先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按照“5年本科+3年规范化培训”的模式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力度,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全科医生转岗和在岗培训,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并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尤其乡镇卫生院的全科诊室建设,明年实现全科诊室城乡全覆盖,早日达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
据悉,首批150余名完成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将于近期接受统一考试,取得资质者将走上全科医生岗位。
逐步推行与居民签约式服务
和平试点3000余户已签约
窦双祥表示,本市将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服务。同时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将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并使签约服务居民中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占有一定比例。
目前,本市正以和平区为试点,开展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推行以全科医生为队长的服务团队与辖区居民的签约服务,现已有3000余户居民签约,取得初步成效。
发挥全科医生初诊预约作用
积极探索推广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将有力转变人们就医观念,促进双向转诊机制的有效落实。”窦双祥说,全科医生将进一步承担起辖区居民初诊、预约等职能,逐步形成居民生病后先向作为家庭医生的全科医生求治,一些大病、疑难病通过全科医生向上级医院预约、联系专家,然后再返回社区由全科医生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的“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合理诊疗服务流程。
随着全科医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本市将在目前市第三中心医院、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与辖区社区医院进行双向转诊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以充分发挥各级医疗资源优势,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降低百姓就医费用。(记者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