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社区中,咱老百姓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办事机构是什么?当然是居委会。论职能,居委会不是行政机关,却承担着各级政府部门下移的各项基本工作。论级别,居委会里的工作人员恐怕就是“芝麻官”,可这个官管得越来越“宽”。如今,随着社会管理越来越多地下沉到社区,居委会肩负的职责更多,利用现代化设施和新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居委会必要的工作方法。
走进滨海新区的康翠社区,就能感觉到这里的时尚气息,高档的住宅、完善的设施、优质的环境。办公楼总面积1400平方米,不仅集各类社区服务功能于一体,还是居民活动娱乐的场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局社区科副科长杜君善告诉记者,开发区各社区100%实行居民代表直接选举方式,从分别代表社区不同主体利益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社区企业、社区民间组织、业主委员会等五个界别中,选拔人员组成居民委员会。居委会除主任、副主任等专职人员外,还有民警、城管等兼职人员。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这样组成了专业化职业化团队来为居民服务。
康翠社区是一个拥有3914户居民的大社区,社工按“400户1社工”的比例进行网格化划分,这样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人群。在这样的“时尚”社区最突出的特色是依托“数字化社区系统”实现日常办公服务高效无纸化和与居民沟通的“无障碍”。居委会主任林德菊打开电脑给记者一一介绍了和他们日常办公密切相关的四套系统。首先是内部办公的OA平台,每个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都是在这个系统上进行,如接收政府下达的通知,上传自己整理的工作资料等。其次是居民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详细登记了社区内每户居民的详细情况,甚至连谁家养了宠物都有。社工通过每月定期下到自己网格内的居民家走访,进一步掌握居民最新动态,第一时间更新系统信息。
网络上还有一套社区投诉系统,社区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并解决,如有地方井盖丢失,居民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他熟知的社工,社工到现场拍下照片并贴好警示语提醒居民绕行,之后将照片与情况说明通过该系统上传系统中心。然后上级相关部门会在限定的时间解决问题,事后会给社工电话反馈维修情况。最后一套系统是单一事件评价系统,每名社工每天都需将当天做的事在下班前以文字说明形式上传到该系统,居委会主任会根据他掌握的该社工当天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评定,每月系统会自动生成该社工当月工作情况,使社工的工作情况可以被详细记录并认定。
社工们除通过走访网格内居民获取居民心声外,“泰达城市网”也是一个很好的收集民意、服务居民的网络平台。“泰达城市网”通过生活黄页、网上缴费等栏目汇聚各类商家信息,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通过社区论坛、网上问答等栏目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畅通居民利益诉求渠道、搭建居民与政府互动平台。泰达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网上缴费、浏览数字图书馆、调阅家庭健康档案、“B2C”物流配送等服务。
“老”社区
居民家里有几双筷子都得知道
吴女士在14年前担任过居委会主任,她当时工作在南开区嘉陵道街川府居民区。回忆当年的工作,她说:“我记得在上岗前,接受专业培训时,老前辈们就说,一个好的居委会主任,要对你所在小区的居民生活了如指掌,做到居民家里有几双筷子都要知道。”于是,在担任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吴女士就一直为“几双筷子”努力着。
吴女士当时所在的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只有6个居民楼,400多户人家,工作人员也只有3个。当时,每天的工作地点基本上就是居民家,吴女士说:“那个时候,入户比较容易,因为很多单位还有福利分房,所以,居民区里住的大多是同单位的同事,要了解什么事情也很方便。虽然说掌握谁家有几双筷子有点夸张,但居民们各家的基本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的。当时居委会办公的地方就在小区门口,兼做门卫室,有人来走亲访友,说出名字,我们都知道住在几号楼。”
居委会当年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当时,居民们找居委会多是为了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环境脏乱等等小事。而居委会接受上级委派的任务也是以宣传、调查、募捐、清理卫生等等为主。
当年,居委会还实行“居办经济”,也就是居委会可以将房屋出租、开办小卖店、开办有偿性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那时候,工作人员也有部分精力是投入在这些事务上的,因为,那时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工资,收入完全依赖于“居办经济”。
“新”社区
化整为零划片管理
王秀荣当居委会主任已经10年了,没有一天不忙的,而且她的感觉是越来越忙。这些天,她又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她所在的和平区尚友里社区内怀南里要进行旧楼改造,涉及几百户居民要拆掉阳台的护栏。王主任说:“这个任务比较急,居委会只有9个工作人员,我们不可能每一户都去谈话。我们有一个‘系统’,就是‘一长四员’——楼门长,在楼里还发展了宣传员、安全员、卫生员、服务员。这些人员去了解居民们的意见和困难,反馈给我们,我们再重点解决。”
王秀荣也算是个“老主任”了,可现在管理的是“新社区”,她说:“这个新不是说房子有多新,而是管理的方法和服务的内容新了。我刚来居委会的时候,就三四百户,每天除了早晚两次在居委会开碰头会,其他时间就是‘下户’。现在,经过几次合并,尚友里社区有居民2042户,6301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是4个主任,5个社工。这9个人要想天天与6000多人见面,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现在居民们生活私密性高,个人保护意识也强,要经常性地入户已经很困难了。凭9个人的力量怎么去全面了解6000多居民的需求和基本情况,就要化整为零。一方面是让工作人员划片管理,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群众自治。”
王秀荣把现在的居委会定位为协调、服务,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去汇集居民信息,创造了居民听证会、民情恳谈会的方式。王秀荣说:“前不久,我们还为社区停车难的问题开过听证会。以前,社区里没这么多车,现在车太多了,很多居民就自安地锁,引起了不少矛盾。于是,我们就召开了有车居民、物业公司一起的听证会,物业公司把社区内居民的车辆进行了记录,还承诺不让社区外车辆进入小区,并划定了大家停车的区域。”
6000多名居民,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怎么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需求?王秀荣的化整为零有很多方式。她开办了市民学校,开设了道德教育、生活常识、烹饪编织等11门课程,大家来上课的时候也是反馈信息的时候。王主任还别开生面地开辟了“聊天室”,每周有一天,居民们可以到这个地方聊天畅谈,对生活中不满意的事情也可以发牢骚。一些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给大家做心理减压,同时,居委会也听取意见,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
王秀荣说:“以前我们走进居民家,现在我们把居民请出来。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沟通。社区建设一定要有居民的参与,这就是居委会管理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