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天津市拍卖行业积极探索网络拍卖新模式,历时两年设计开发的网络拍卖系统日前已成功投入使用。举办的五场网络拍卖会全部成交,总成交额402万元,标的物最多竞价次数达56轮,成交价普遍高出底价20%,最高达50%,受到了买卖双方的欢迎,特别是旧电力变电设备、旧塔式起重机分别以306万元、65万元成交,令委托企业异常惊喜。同时也使天津市网络拍卖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中国拍卖协会的高度评价,并被确定为全国网络拍卖唯一试点城市。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网络拍卖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是实现了五项新突破:一是在拍卖师主持下,通过规范的网络系统竞价,使远程与现场同样履行了《拍卖法》的法定程序,做到了合法合规。二是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拍卖前组织竞买人查验标的、交纳保证金及办理竞买登记,在竞价中特别增加了竞买人的价格确认和竞买延时等环节,充分保护了竞买人权益。三是有效地抑制了拍卖中的恶意串通,净化了市场,保障了委托人权益。四是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拍卖成本。五是通过网络管理,准确地记录了拍卖活动的全过程,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准确的监管依据。
对于天津市网络拍卖的探索与尝试,中国拍卖协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系统程序设计规范、实用、便捷、有效,确定天津为全国网络拍卖唯一试点,并已参考天津模式作为全国网络拍卖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通讯员 王磊 梁莹 记者 门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