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年来,本市对海河等自然水域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和河岸绿化,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泳者,但是天热了,河堤陡坡就会生满湿滑的绿苔,一旦有人落水用手扒住湿滑坡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据统计,从6月份至今,因游泳、洗澡溺水而亡的已达7人。
每年到了夏季,经常有市民想到清凉的海河中畅游一番。海河里可以游泳吗?遇到溺水事件应如何求救?7月6日16时,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水上治安支队的工作人员,并乘巡逻艇一起到海河进行了巡查。
镜头
民警喊话劝说 泳民原地不动
在狮子林桥下聚集了几十名游泳者,他们有的在岸边,有的在海河中央的桥墩处。巡逻艇经过此处放慢了速度,民警向游泳者大声喊话:“大家赶紧上去吧。这几位赶紧靠边,远离航道,一会游船过来了!”话音落下,只有少数人举手示意并向岸边游去,多数人原地不动。据水上治安支队的付科长介绍,这些人经常和民警“打游击”。只喊话不能说服他们,除非巡逻艇不走,他们才自觉上岸。但过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警察的踪迹,他们又“回潮”。
巡逻艇停靠间隙,73岁的吴大爷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在海河里游泳。退休后,儿女在游泳馆给我办了张游泳卡,可游泳馆的水太脏,所以我就又回到海河里游泳了。”付科长说,在海河里游泳的人类似吴大爷这样想法的很多。他们自小在河边长大,水性非常好,不愿意在游泳池里游泳。然而,往往溺水的都是水性很好的人。因为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体力不支。一旦在河中央或身边没人时出现这些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由于他们自诩为游泳高手,下水时多采用跳水的方法,有些人跳水的姿势并不标准,呛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镜头
河边搓身洗澡 污染自家水缸
巡逻艇经过金汤桥附近时,一名外地男子穿着泳裤蹲在岸边,手里拿着毛巾正向身上撩水,接着在水中用肥皂搓身洗起澡来,白白的肥皂沫漂向下游。这些人不知爱惜居民赖以生存的“大水缸”,这样的做法无疑污染了海河水。今年6月份以来,水上治安支队已接到溺水警情数十起,其中,近50%都是农民工因洗澡落水。前不久,海河沿岸一处工地的3名施工人员到海河里“免费”洗澡,最后滑入水中,均未得救。
镜头
爱在航道游泳 全然不惧危险
巡逻艇行驶到赤峰桥附近时,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快看前面的小水窝,露着个脑袋。”顺着民警老施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名中年男子在海河中央畅游,脑袋不时在水面起伏。
“海河游船公司的工作人员经常给我们值班室打电话,反映有人在航道游泳。为此,我们一天两趟不定时巡逻,就是驱赶这些在游船航道游泳的人。有的游泳者越是有游船经过越是向前凑。因为游船经过时带起波浪,他们感觉‘随波逐流’非常爽,全然不顾危险。”老施无奈地说。
溺水有效救助时间 三四分钟
据水上治安支队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夏季,有71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17岁。
付科长说,有人在河中落水被群众发现拨打110后,一般由属地派出所、消防官兵和120急救人员联动。即使救援人员动作迅速,也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溺水者如果在三四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救助,喝几口水就会沉底,生命很难挽回。
多年来,禁止在河道内游泳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付科长表示,他们以教育、劝阻、宣传为主,但相关硬性管理条例的缺乏使一些不自觉者有恃无恐。“早在2004年,有关部门就出台了对海河的管理规定,在亲水平台、码头搭床乘凉或仰卧乘凉;从事捕鱼、游泳、滑冰等危险活动均属禁止行为之列,但是效果甚微。付科长认为没有相关的硬性管理条例出台,执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哪些地方溺水事故多发?
一到天热,海河的坡形堤岸就会生满湿滑的绿苔,而且堤岸没有设计扶手,涉水台阶往往间隔百余米,一旦有人落水或水性不佳的游泳者遇到险情,几乎无法判断哪里有台阶,自己用手扒住湿滑坡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目前,水上治安支队管理多条一、二级河道,其中海河的狮子林桥、赤峰桥、光明桥、刘庄桥以及子牙河的红卫桥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地。此外,二级河道的津河、卫津河、复兴河等均呈“锅底”状,游泳、洗澡者落水根本没有蹬踏之处,很容易溺水。同时,付科长列举了三种主要的溺水类型:一,游泳、洗澡时对水下情况不明;二,在岸边逗留、嬉戏时失足落水;三,酗酒者或老人下水后突发疾病导致溺水。
遇到落水者该如何救助?
警方提醒市民,遇到有人溺水时可以出手相救,但必须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果救人者本身不会游泳,可以将较长的棍子、绳子等递给落水者让其拉住,或者找一些大型漂浮物扔给落水者让其暂时抱住。如果救人者本身会游泳,下水救人时一定注意要从背后抱住落水者,并尽量使其口鼻露出水面。将人救上岸后,若120还没有赶到,要对落水者进行急救,首先要将落水者的腹部抬高,拍打其后背将水控出,然后将其放平,挤压其胸部进行心肺复苏术或是进行人工呼吸。
水上治安支队虽然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接手水上打捞任务,但长期以来该任务并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水上治安支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桥梁、码头、渡口等地的治安环境。据付科长介绍,目前该支队常用的打捞工具只有不锈钢材质的“单钩”和“排钩”两种,而且这两种工具需要在确定落水者具体位置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搜救落水者时肯定要浪费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