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是以往农村垃圾处理中的普遍现象。而今,这一切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7月5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实地采访发现,沈阳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态化渐成趋势。
记者走进新民市梁山镇獾洞村,在远离村民生活区和水源地的地方,看到一座日填埋量可达400吨的垃圾处理场,采用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防渗防污染,污水通过沉降池处理后变成中水,可用来浇灌,在经过处理的垃圾上面可进行绿化。新民市住房建设局局长刘永久说,这座垃圾处理场是2008年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的,可以辐射新民市区及梁山、柳河等三个乡镇,解决困扰他们多年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沈阳市建委村镇办副主任邓琦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地区日产生活垃圾3200多吨。2007年,市建委联合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沈阳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政策研究,基本摸清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特点及适合的垃圾处理方式,提出了卫生填埋场和转运站相结合、农村新建处理设施和城市现有垃圾场扩容相结合、垃圾处理与可再生资源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和建设思路。现在,在新民市的大民屯镇、梁山镇,辽中县的潘家堡镇,法库县的法库镇,康平县的康平镇建成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今年还将再建2-3座。(记者 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