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今晚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天津市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阅读已成天津市民重要文化消费,受访的1287名市民所在家庭,平均每年用于购书、订报等阅读消费的费用达到300元,按此推算,津城百姓每年阅读消费总量约为12亿元左右,这个数据比10年前提高了近3倍。
统计显示,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百姓阅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本市目前各类报纸、杂志的日均发行量在250万份左右,比10年前提高了2.5倍。图书零售市场交易火爆,各类电子读物更是层出不穷。参与本次调查的1287名普通市民中,221名6至18岁的学龄青少年,年均阅读消费在280元,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课外辅导书和各类经典文学作品;537名18至45岁的青年受访者,年均阅读消费为370元,消费主要用于订阅《今晚报》等报纸、杂志、网上浏览和购买各类社科图书;529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年均阅读消费为250元,消费主要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书籍等。
在南京路沿线某报亭经营售卖各类报纸杂志的陈建军今年47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自1995年起开始在这里售卖报纸,见证了津城百姓阅读习惯的发展变化,早年间,本市市场上可供市民选择的只有《今晚报》、《天津日报》等报纸,但伴随市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市民阅读消费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目前报亭销售的本市各类日报、周报已经达到了10多种,杂志30多类,还有各类科普图书和文化类读物,市民总能在报亭找到称心如意的读物,我们的生意因此也越来越好做。在本市某外资银行工作的韩美萍也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在单位中位居中层管理者位置,孩子上了小学,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目前家里除了订阅《今晚报》、《渤海早报》外,每月还要带着孩子去一趟图书批发市场选购图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各类文化产品的熏陶。 (刘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