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据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连日来推出的天津滨海新区公交问题系列报道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公交建设牵动万千民心,据记者了解,滨海新区公交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资源配置、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监管力度等方面。记者对这些“疑难杂症”进行了多方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运营体制等几个方面。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据了解,虽然天津滨海新区公交运营近几年有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存在地域、条块过于局限的弊端,其模式构架与天津滨海新区整体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一些天津市民分析,原因主要与滨海新区过去的行政体制有关,滨海新区政府成立之前,原天津滨海新区塘、汉、大三区多按照自身区域特点排布公交网线,形成区域间形成“动脉梗阻”。
另外,以前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公交公司,这些公司从保护自身经营出发,制约了外区公交公司线路进入。 2007年左右时,针对日益增长的客运需求,为解决百姓公交出行难的问题,天津开发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的客运管理部门曾就加强区域间公交线路进行沟通协商,但塘沽公交正在酝酿体制改革,这一工作暂时延后。
对此,多数天津市民表示“可以理解”,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新规划。据介绍,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目前正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定位以及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新举措,确保公交建设跟紧滨海新区发展速度。
人口剧增不堪重负
近几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的加大,在新区,尤其是核心区工作、居住的人口也不断增加,由此也必然增加公交乘客流量。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仅在开发区和塘沽之间乘坐公交的人数就接近10万人,现有公交网线承担着日益加重的新增人口负担,如今或已不堪重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乘客都遭遇过挤车、追车、等车等状况,他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增加公交车发车数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出BRT(即快速公交系统),打通“滨海动脉”。
私人承包重利忘义
此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滨海新区一些公交线路存在私人承包,也就是“大包”的现象,造成新区公交管理、监管难。比如937路,承包者交纳一定的保障金和管理费,就照规定线路载客。对此,许多人认为,公交既然是公共服务,其属性就该姓“公益”,运营主体法人就必须是代表政府的“公益法人”而不能是市场法人。
在读者打来的电话中,很多人提出相似的观点:政府应该提高对公交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快治理速度。他们认为,在目前还没有地铁网络覆盖的天津滨海新区提倡“公交先行”。很多天津市民还提倡,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设立文明监督办公室,开展一项能让天津市民共同参与推进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的“乘公交、树新风”运动。
另外,一些天津市民也表示,少数乘客的个人素质确实亟待提高,良好的乘车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持,只有市民凝聚“合力”,才能积极解决问题。舆论和媒体应该发挥督促作用,以此减少不文明行为,净化乘车环境。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