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入园难、入园贵!”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免费、高校完善资助体系等教育惠民政策落实之后,学前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最主要的民生难题之一。虽然抱怨着“幼儿园学费都高过大学了”,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仍然不惜重金,想尽办法为孩子“择园”。结果却发现,如今已经不只是学费贵的问题了,关键是稍微好一点儿的幼儿园连进都进不去。
如何解决入园难?今年3月初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已经让许多教育界人士感到欣慰。然而,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却认为“目光太短了”!
现状A 别说学费贵名都报不上
女儿晴晴刚刚1岁零2个月,年轻的妈妈李玉霞已经不得不四处奔波给孩子“择园”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提前了2年给孩子报名上幼儿园,怎么都进不去?”
听说最近几年赶上生育高峰,怕孩子将来挤不进好幼儿园,今年春节过后,李玉霞就早早到家附近的几所幼儿园打听入园情况,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早就听说上幼儿园贵,可谁知道现在是想交钱上都挤不进去!”
怪现象1:提前两年报不上名?
“听说每个区最好的幼儿园名额都特别紧张,不找关系根本进不去。”李玉霞原本以为,“先下手”也应该能报上名。
她问的第一家是区内口碑最好的公办幼儿园,离家大约步行10分钟左右,保育费每月1600元,再加上伙食费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费用,一个月费用大约2000多元。据介绍,该园今年9月入园的孩子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全招满了。
“你孩子才1岁多,现在还不能报名。”一听孩子的生日,接待老师立刻一口回绝。
“老师,我怕来晚了报不上了,能不能提前先预定上呢?”李玉霞开始有些紧张。
“后年才入园呢,没法现在预定。”老师开始有些不耐烦。
“那请问,我孩子什么时候能正式报名入园呢?”
“说不好,等回头看园里公布的招生简章吧。”
“那,招生简章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呢?”
“不一定,你就经常来看看吧。”
“……”
怪现象2:上了亲子班未必能入园
连续走了几所公办幼儿园,李玉霞都没能帮女儿提前“抢”到入园名额。和身边不少年轻家长交流经验后,她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动手最早的,许多家长早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开始考虑上幼儿园的问题了。
一番研究之后,李玉霞发现,无论在市内哪个区,那些师资力量较强、教育质量较好的示范园、一级园都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难进的。许多家长没办法,只好提前把孩子送到亲子班去“占位子”,提前给幼儿园“贡献”一年之后,才能有机会进入小班。即使园方一再明确,“上亲子班并不能保证孩子最终一定能入园”,但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最终,李玉霞辗转通过熟人,终于帮孩子争取到了进入另一个示范园亲子班的名额,每周日上1个小时亲子课,每月收费980元,虽然听说上课内容就是做做游戏、唱歌跳舞之类的,但她坚持认为这钱花得值!“至少将来孩子入园的机会比别的孩子大多了!”李玉霞很无奈地感慨道,“现在能让孩子进个好幼儿园,真要看家长的本事!”
深度B 上所幼儿园为何贵又难?
十年间 幼儿园数量减400多所
实际上,“上幼儿园”的矛盾原本并没有现在这么突出,但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从这一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单位、集体办园为主,公益性和福利特点明显的学前教育体制被打破,幼儿园纷纷从原有的单位剥离出来,被关、停、并、转,使得全国的幼儿园数量急剧下降。据教育部资料显示,全国企事业、机关办幼儿园从2000年的1.6万所减少到2007年的5000所,减少了七成,由此造成城市幼儿园总体数量从2000年的3.7万所减少到2007年的3.3万所。
在天津,2001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068所,在园幼儿数196222人;但目前全市幼儿园共有1600多所,总量减少了400多所,但入园率已经从10年前的84%上升到94%,而目前全市在园幼儿总数仍超过19万人。
择校热延伸到幼儿园
在很多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局部供求失衡引发的入园难问题非常突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不均衡,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位园长表示,这几年,正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生育的高峰期,这代年轻父母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对孩子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的择校热已从小学、中学向低段延伸,促使了一些“名幼儿园”身价倍增,使“入园难”问题白热化。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在0.06%左右,幼儿占整个受普通教育人数9.5%左右,获得的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的1.2%—1.3%。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现已成为国民教育事业最薄弱环节。在学前教育支出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比例较低。2005年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经费比例占62.9%。政府投入的相对较低,势必会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争鸣C 学前教育该不该纳入义务教育?
观点1:解难题先规范学前教育
对于如何破解学前教育既难又贵的问题,主流的呼声是纳入义务教育。近些年来,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这样的提议。今年3月初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已经让许多教育界人士感到欣慰。
在今年两会上,本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委员则认为,目前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应加强幼儿园建设。她介绍说,河西区通过大园办分园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孙惠玲说,纲要将“学前教育”单独列章,正说明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纲要中也列举了当前学前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如政府责任不明确、体制不完善、办园不规范、准入不严格、收费高等,且提出了“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等解决措施。
孙惠玲委员表示,纲要未提及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说明政府还将采取成本分摊机制,“但应会规范学前教育管理,解决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
观点2: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对《纲要》中提到“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观点,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却认为“目光太短了”!在她看来“学前教育的问题很多”。 她提议,应将这条标准提高为“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要说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就在安徽中部地区以及比较偏远的皖北地区,当地农民对于幼儿学前教育需求都非常强烈。” 胡平平介绍了近期实地调研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一边是大量的需求,一边是有限的供给,因此造成了“无证幼儿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然而,地方政府对于这种“无证园”也无法取缔。
观点3:改政府主导为政府为主
《纲要》指出,“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却对如何主导没给出具体定义。现在提出的政策是政府办骨干园、示范园,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这也是政府主导,因此《纲要》的提出对目前的局面并无改变。胡平平建议,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跟高中一样要加“为主”两个字,而不是“主导”。采取政府保底,分类实施。政府特别要将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公办不免费;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含城市低保),公办免费,民办补贴。偏远地区设立公办或公办民营幼儿园,全部免费。